一位教师朋友和我聊天时说,她被她的女儿尊称为“戏精”——前一刻正在和颜悦色地对她班里的学生说话,转过身来对女儿却是“劈头盖脸”,比川剧的变脸还厉害。那时候她的女儿在她任教的小学上学,经常享受这种待遇。
这位朋友其实是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她从来没有对学生发过火,带的班是出了名的好。她只是轻度“选择性瞬时脾气不良症”患者(此处有“微笑”表情)。
我们在学校经常看到的一幕恰恰相反,前一刻还在跟同事正常说事儿,转身就能“恶狠狠”地对学生说:“xxx,你在干嘛呢!”
不少人都说过,看一所学校好不好,一堂课好不好,就看学生的表情。这话一度感动了很多人。
但我们也知道,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其实很难捉摸,要从孩子的表情中读懂孩子的内心,并非易事。单从孩子的表情来进行判断,恐怕也有失客观。对孩子的很多误解,很多“我以为他/她没事了”,“我以为他/她理解了”……,都是从错误解读孩子的表情开始的。
而解读一所学校或课堂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源”,那就是教师及每个教职员工的表情。
或许成年人更会“装”,但成年人的“装”(或“不装”)成年人都懂,不像儿童的表情,即便没装也不一定懂。
所以,或许更具有“指示剂”作用的,是教师的表情。一所学校好不好,写在孩子们的脸上,也写在教师的脸上。
是关爱多一些,还是距离感多一些,是焦虑紧张多一些,压力大一些,还是更舒心一些,更有干劲一些,是能够从教师的面部表情看出来的。教师的表情或许更是一所学校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