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有记忆起,父亲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小则自己对杯独饮,大则三五好友相聚,推杯换盏。母亲也因此,时常埋怨,让父亲注意身体。年轻的时候,父亲总是意气风发,常常几个人谈天说地,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到了中年,父亲稳重了许多,更多的是“春风吹得游人醉”的感觉。现在,年近50的他每天晚饭依然会小酌几杯,以解酒馋。
说起来,父亲也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年轻的时候吃过很多苦,但他目光长远,不安于现状,想凭借努力改变命运。就在几年前,他拖家带口来到城市打拼。每一个行走在上坡路上的人都会感受到前路之艰难,何况他已过了最好的奋斗年纪。引用曹操的一句古诗,就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虽未到暮年,但心态就是这样。
对于一个没有背景,从农村单独走到城市的人来说,钱是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为,没有钱,在城市无法生存。晚上,我给父亲打电话,他感叹道,今年算是完了,又没挣到什么钱。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体会到了他心底的一丝苦楚。他,赤手空拳面对世界,不像那些在城市有一定根基的人,有很多挣钱的渠道,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成长大都来自于自己的社会实践,仅靠这些想在城市立足,必然要经历一番苦难。
在家的时候,母亲常常叮嘱,让父亲少喝酒,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对家庭感情也不好,可是父亲总是改不掉。几个月前,我出差路过家门,顺便回家看一下父母。天气已是深秋,父亲开着那辆因拉建材而略显脏乱的轿车把我从机场接回了家。下车后,路过我家楼的烟酒小店,父亲说,家里没酒了,我在这里买点。店里的老板和父亲很熟,一看就知道父亲是这里的常客。见到父亲进来,他非常热情的迎了上来,指着靠门的四小瓶宋河酒说,这些都是非卖品,专门为你留的,要是别人来,50块钱只能拿2瓶,今天你来,把这4瓶全拿走吧!说着,老板哈哈的笑了起来。听到老板这么说,父亲也特别高兴,准备掏钱付款,我抢先一步,掏出了50块钱,交给了老板。当时,父亲穿了一件风衣,他一边把酒往口袋里装,一边高兴地说,这酒可是宋河酒中的精品,50块钱你也舍得卖!说话间,口袋里还不时发出酒瓶的撞击声。
回到家中,母亲看到父亲又买了酒,脸色就耷拉了下来,埋怨个不停。父亲说,“儿子今天好不容易回来了,难得高兴!你不知道,这酒可不好买呢,都是非卖品。”母亲也知道父亲喜欢酒,就没再说什么。
后来有一次,几个亲戚聚到一起吃饭,喝了点酒,父亲微醉。回到家中,我和父亲母亲三人聊起了天。说着说着,又说到了酒的问题上了,父亲借着酒意说出了心里话,“你以为我就那么愿意喝酒吗,在城市生活压力很大,挣钱不容易,有时候工作不顺心,我成夜成夜的睡不着觉,只有借助酒意才能睡得安稳一些。”听了这话后,我突然想起来,父亲从不抽烟,喝酒也许是他唯一的消愁方式吧!起初,我对父亲饮酒也持不赞成态度,听了这些,我只怕再也不会阻止父亲喝酒了,只会劝他少喝点。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不抽烟不喝酒那是没有尝到生活的艰辛。父亲已至中年,还被生活的重担压迫,而现在的我还在一直盘算着心里的小九九,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真是对不起生我养我的父母!
没喝醉的时候,父亲只会这样说,才50岁,我至少还可以再奋斗10年。可岁月真的不饶人,当你今天在电话里说出“今年一年又没挣到钱时”我知道了你的内心是多么苦楚。当别人都在颐养天年,我又怎会让你独自奋斗?你懂的生活的不易,所以让我参军入伍,希望能拿到一份稳定的工资,不为钱发愁。可你没想到的是,任何稳定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只是承受的苦难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