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到唐王组织水陆大会,需要一个德道高僧,这个时候主角就出来了:对众举出玄奘法师。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他外公见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这个是后唐僧还只是叫陈玄奘,这是他的本名,可以看到这段描述,说明唐僧本人也是蛮厉害的,不过出生就当了和尚,不厉害也说不过去,比别人早十八年。
菩萨这个时候入场也恰到好处,看他怎么描述:长安城里,有那选不中的愚僧,倒有几贯村钞(意即有几个臭钱)。见菩萨变化个疥(jiè)癞形容,身穿破衲,赤脚光头,将袈裟捧定,艳艳生光,他上前问道:“那癞和尚,你的袈裟要卖多少价钱?”菩萨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
穿的普通,东西卖的贵,直接劝退了一大堆人,因为是在大路上卖,正巧碰到了宰相萧瑀散朝而回,拦着了,宰相就是宰相,眼光独到:宰相勒马观看,见袈裟艳艳生光,着手下人问那卖袈裟的要价几何。
菩萨给了两种选择,一种要钱: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一种不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与我结个善缘,情愿送他。
萧瑀闻言,倍添春色,知他是个好人。于是带他去见了唐王,唐王也是同样的问,菩萨这次答的就更仔细了,最后找了个理由: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决不要钱。照样把这俩个东西送了出去。然后就走了。
我这里就纳闷,送完就走了唐僧也没见到,为啥要这么安排,后面才知道了原因,我们继续看。
得到宝物后,当时就宣玄奘入朝,送给了他,然后太宗说:法师如不弃,可穿上与朕看看。就是要唐僧穿上去讲道,于是就从大街上走回了寺庙里,个个都夸: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唐僧可炫耀了一把。
在七七四十九天最后一天,菩萨混在了听众里面,等唐僧讲完后菩萨说: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原著中描写唐僧: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可以看到唐僧对佛法还是有些研究的,不然不会听到这句话就这么激动,然后说: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这俩最后就闹到唐王那里去了。
送这一段可以看出作者的小巧思出来,如果菩萨直接把袈裟和锡杖摆在玄奘面前,我觉得唐僧可能也是个不识货的人,因为他对这个并不在乎,但是要跟他说有一部大乘佛法,那唐僧就能跳起来跟你说话。这就是每个人观察的视角不同,眼界也会不一样,所以袈裟和锡杖只能送给唐王,唐王的眼光就会比较适合。
之后菩萨直接变了真身留下来一段话: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因为菩萨无需多说什么,唐僧肯定会上钩,这也为后续确定了主题,而且取经一直是很确定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