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地方呆的久了,难免会对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追求的,束缚的,多出不可言说倦怠感。所以总想出去走走,想在陌生的环境中静一静;在陌生的人群中,听听自己原本的声音;在陌生的眼睛里看看自己的模样。
决定去厦门,无关浪漫,无关情怀。只是因为没有去过,因为厦门可以看海,因为我并没有想好别的心仪去处。
飞机由于故障不能按时起飞,我们被迫停留在机场,但我们并没有浮躁不安,索性逛起了咸阳机场。因为赶飞机没来得及吃早点,看到机场里的夹馍实在是没禁住诱惑,在没有请示我们苗苗会计的情况下,私自买了三“巨额”菜夹馍。艾领导是一边吃一边批评我跟正娜:不知道过日子,还没出发就开始造钱,就你俩这么花,咱们的经费能够了……我俩一心沉迷于吃,充耳不闻她的“磨囊”,麻木不仁的两个小伙伴吃饱喝足,准备在候机室继续等待。结果刚吃完垃圾还没扔,我们这趟航班竟开始发早餐了,这不是摆明给苗苗机会再次批评我们吗,真是不善良。我们在苗苗犀利的目光注视下领了早餐,乖乖的放在行李箱边,没敢争辩一句。因为餐盒里摆放的,正是我们夹馍里的鸡蛋、咸菜、馍……
下午三点多,抵达厦门高崎机场,燥热粘人的湿气随即攀附全身,这盛情着实难却。来到酒店先看附近的外卖,然后计划下午的出行。厦门大学不在我们此次行程之内,所以想着先去厦大外面逛逛,只是没有提前预约,不能进入校园参观。默默安慰自己:外面的世界也同样精彩。
乘坐公交告别厦大,转身前往铁路文化公园。铁路文化公园前身是一条废弃的铁路,后经改造成为文艺青年,网红打卡的风靡之地。我们沿着铁轨穿行于隧道,身边不时有水珠滴落,轻清脆丽,昏暗的灯光映射在行人脸上,朦朦胧胧间表情如何倒不是太重要。我们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着,说着,笑着……
一只非洲大蜗牛的出现,瞬间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第一次见这么大的蜗牛,我们好奇地蹲在路边欣赏,夸赞。无意看向旁边树丛,惊喜地发现还有更多的蜗牛隐匿其中。我们相互打趣,别人来公园是为散步,我们来就为看这大蜗牛。
对着蜗牛耗时太多,黑夜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于是打开高德地图步行至公交站。等公交的间隙听对面的大叔尽情嗨歌,虽然唱的特别不悦耳,但精神值得夸赞。
厦门的第一天,从新奇开始,到晚安结束。
第二天一早我们跟随导游来到码头,随后乘船来到鼓浪屿岛。岛上没有其他交通工具,我们徒步于岛上一边听着导游讲解,一边用手机定格美好瞬间,想着日后翻看还能保持最初的心动。石子路的两边零星点缀着可人的三角梅,这就是舒婷笔下《日光岩的三角梅》吧。
红裙,墨镜,遮阳帽,是我准备给阳光和沙滩的礼物。自由行的时间我们没有过多停歇,就近寻了一片小沙滩,任由海水打湿衣裙。悄悄写在沙滩的秘密,瞬间便被浪花隐去,这样的安全感,是我生活的黄土洼不曾给我的。
提起打湿的裙边,恋恋不舍地向鼓浪屿说再见。我知道,能够看到这最美风景的一定不是匆匆的我,但这儿的点点滴滴却是我在厦门遇到最美的风景。
微咸的海风,似火的骄阳,孤立的码头,寂静的白塔,穿梭的船只,陌生的人群,都将成为最美的诗篇,一同搁浅在这鼓浪屿上。
从三丘田码头上船,靠岸,穿过地下通道来到吃货的天堂——中山路。这里有厦门的各种特色小吃,从店铺的名字,到美食的包装,都隐隐透露着厦门的标签“文艺”。只是对于我们这些伪吃货,伪文艺青年好像并不吸引,因为逛到最后,我们最青睐的还是长沙臭豆腐。哈哈
为了走近厦门,我刻意品尝了厦门特色小吃。没有排斥任何食物,因为我对吃食有着超强的包容心,觉得都还不错。
第三天,我们沿着环岛路来到曾厝垵。这里曾是一个小渔村,后来开发成了美食一条街。导游友情提示,这儿又名“假货一条街”。所以我们也只是走马观花,看看罢了。
小伙伴沉迷于纪念品店无法自拔,我打了招呼便走出店门,顺着街道开始漫游曾厝垵,耳边充斥着小店老板热情地吆喝声,来往的人群嬉笑打闹,烟火气息扑面而来,这样的喧闹是生活的另一种模样吧。
顺着环岛路,来到演武大桥观景台。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突然想起某位明星分手时说的那句:你喜欢大海,我爱过你。其实潜台词该是:你喜欢大海,我喜欢浪。
辗转来到老院子,先观看了《闽南传奇秀》,360度旋转的舞台,实景演绎着闽南的传奇。有神话传说,有风土人情,有人物传奇……全剧分为六幕,每一幕都绚丽异彩纷呈,观众目不暇接,全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走出剧场许久仍觉震撼不已。
随后进入老院子,我们总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在热闹的地方越逛越冷清,看着零散的游客,意识到自己可能又走偏了,于是原路返回。途经 妈祖 雕塑前悄悄许下心愿,愿有爱人之心,亦能被人所爱。
第四天,我们乘车去往龙岩· 永定土楼群。路边随处可见的香蕉树,芒果树,茶园,陌生的风景但又觉得亲切。虽不曾停车靠近,但都深深烙在我的心中,我记下便不会轻易遗忘。
来到土楼王门前留念,外观它的奇特之处只能感受一二,真正走入才深觉这背后的神奇。承启楼修建了整整八十年,里外四圈。一楼厨房,二楼粮仓,其余皆是住房。
我不断地走近,再走近,可历史的痕迹无情地阻隔与它的亲近。笑着慨叹,我本就是过客,又何必痴想成为归人呢。罢了罢了,该离开时切莫回头,向来深情留不住,不是吗?
自由行再次回到“方圆一线天”,两座和而不同的土楼,留出一线天际,留出无限遐想。
游玩了几天,估计太过疲惫。而疲惫,最能还原人本来的模样。我跟苗在此一言不合,便暂时分道扬镳,我转身独自一人闲逛,事后想起也不全是冲动,可能我们本身就是这样吧,太过亲近反而少了该有的客套,细想亲密还得有间,保持最初的疏离或许对我们来说才是好事。可我们总是忘记,对亲近的人多些耐心。
一个人拍着附近的土楼,站在小桥边听着老奶奶们聊天,地道的客家话我是一句也没听懂,可她们之间的亲昵我能实实在在的感受。于是静下来折回去,找苗儿汇合。
告别了土楼,我们随团的行程也就结束了。
一直惦记着南普陀寺,可行程仓促不能去看看,留有遗憾。
想要去海边看日出日落,看漫天繁星,最后也没能实现,也是遗憾。
想要写张明信片,告诉我在厦门的想念,可到底没有说出口,深感遗憾。
遗憾,也好。有遗憾就有期盼不是吗?
如果非要说出此次旅行的意义,我想大概就是短暂的放空自己吧。不再被一种情绪捆绑,不再困于一处人事,不再睁眼便虚假待人……
我并不追求什么诗和远方,若我不能在眼前的苟且中寻到生路,那诗和远方也终将成为我的绝路。所以,不赋予它意义,便是我出行的全部意义。
回家的途中,飞机异常颠簸。突然下降的瞬间,我脑海里满满的竟都是徐志摩,想他当年坠机也很恐慌吧,他在最后时刻想的是陆小曼还是林徽因呢?他最难割舍的会是什么呢?当然我也想我自己,只是很少。想若我这样悄然离去,别人会以怎样的方式回忆我呢?倒不是我看淡世事,不惧死亡,是我真的深信,一切皆有命数。
所以虽有不安,但并没有觉得过分恐惧。
飞机落地那一刻很踏实,回家看见走出门口的爸妈,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