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新解3:【入则孝】篇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这几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意思是,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亲居处是否凉爽。每天早起和睡前都要向父母亲问安。
这些都是子女应该做的事儿,今天依然适用。
一家人住在一起,也要有些个仪式。早晨离开家去上学上班,出门前相互道别,放学下班回到家相互说一声“回来啦”。这些小细节都有助于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说起来都很容易,一直坚持这么做的家庭却不多,家长要给孩子们做模范才好。
“昏定”意思是让父母亲晚上睡个安稳觉,怎么才能睡个安稳觉呢,夏天需要凉席,冬天要把被子晒暖和了。二十四孝里有一个黄香,把这事儿做到了极致。黄香是东汉人,九岁时妈妈去世了,与爸爸两个人相依为命。酷夏时为爸爸扇凉枕席;寒冬时先钻到被窝里为爸爸温暖被褥。我们现在有众多的科技手段可以解决问题,不再需要黄香这样的解决方案了,但是黄香的孝心是我们需要继承的。
“冬温夏凊,晨省昏定”这些行为都是父母曾经对孩子做的,当孩子长大后,体谅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用同样的行为回报父母,这就是孝心。
尽孝心的途径很多,不限于“冬温夏凊,晨省昏定”,比如餐后收拾碗筷,扫地倒垃圾这些家务活,父亲节母亲节给爸爸妈妈准备个小礼物,教爸爸妈妈用一些时兴的APP,这些都是在尽孝心。要点是家长们要善于发现这些小机会,引导孩子去做这些小事情,从而体会到爱是双向的,培养孩子对于家庭的责任感,这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有莫大的意义。最好不要跟孩子说,你只负责学习,其他什么都不要管。
孝心扩充开来就是感恩心,缺乏感恩心的人在社会上是难以立足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滋养他的孝心,就是感恩心培养的开始。
出必告, 反必面。
孩子出门要跟家长说一声我去哪里了,并且留下同行者的电话,以备紧急联络。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要跟父母说一声“我回来了”。
这一条搁在今天完全适用。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我们家长也要做示范。出差前要跟孩子说我去哪哪儿出差了,什么时候回来,回到家要告诉孩子我回来了。让孩子体会到这是一个家,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牵挂,无形的亲情纽带系着每一个人。每个人的行为不光影响到自己,还同时影响到家里的其他人。这种“人与人相互关联”的意识是人际关系能力的基础,是小时候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出来的。
居有常,业无变。
这一条是在说,子女离开父母后,要有固定的居所,好让父母知道你在哪里;事业要有个稳定的主题,不要飘来飘去,让父母担心。
过去交通不发达,人们安土重迁,各行各业都带有家族传承的影子,所以“居有常,业无变”的诉求很现实。
现在科技进步了,人人都有手机,24小时在线。北京上海一天可以打个来回。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行业新工作层出不穷,形式上再要求“居有常,业无变”意义就不大了。
但是其背后隐含的情感需求没有过时,它提醒我们要与父母保持经常的联络与沟通,不要让亲情断了连接。
科技发展带来了一个悖论,当人与人之间联系越来越容易时,人们连接的深度反而越来越浅了,真是发人深省。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儿童大约在1岁半到3岁之间形成自我意识,在此之前他是没有“我”这个概念的,他会直呼自己的名字说“乐乐要吃糖”,而不会说“我要吃糖”。
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社会化过程也就开始了。社会化的意思是你和我要学会在同一个世界里和平相处。自我意识和社会化这两种力量此消彼长,就会形成儿童发展过程中稳定期和不稳定期交替出现的情景,逆反是不稳定期的一种表现。
“事虽小,勿擅为”是一种“社会化”教育,教育孩子理解利益相关方的概念。也就是任何一个行为,不光是自己的事,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要学会预先感知到这种影响,从而能够驾驭人际互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社会化教育要能够平衡“擅为”和“不为”,既不能让孩子走向自私任性,也不能让孩子变得懦弱无主见。这需要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示范协商的文化,有想法要说出来,同时尊重别人的知情权和处分权,如果别人有疑义,要学会协商解决。
相信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这种底层的心智模式直接滋养了系统思考的能力。这种滋养在孩子早年的家庭生活中就开始了。
但是也要注意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帮助孩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让孩子学会区分决定权和知情权。有些事情孩子是有决定权的,而爸爸妈妈作为监护人,需要保留的是知情权。不要什么事都指责孩子“擅为”,这将会极大地挤压孩子的心理空间,反倒会培养出一个没有主见的、不敢承担责任的孩子。
物虽小,勿私藏,若私藏,亲心伤。
藏东西是人类的天性,伴随自我意识的形成,孩子自然会有藏东西的行为,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把这种行为解释为“自私”,而是要把它当成一个信号,提醒你该要引导孩子去理解,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大家的了,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分享。
因为孩子是家里的宝贝,所以父母的行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间纵容孩子的“自我中心”。比如好吃的紧着孩子先来,剩下的爸爸妈妈吃,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如果爸爸在分配好吃的,那么第一口给妈妈,第二口才是孩子。如果妈妈在张罗也是一样,第一口给爸爸,接下来才是孩子。如果家里有好几个孩子,要按照长幼顺序来。这些事儿虽小,影响却很大。
当然,我们还是要强调,要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如果是日记本什么的私藏起来,爸爸妈妈们就不要心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