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知迭代》一书中的第五部分,讲关于时间感知的问题。
很久的时候就看到一种说法:小时候我们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长大了时间会过得越来越快。以前是以天来算的,长大了是以年来算的。
有了女儿后,感觉时间是和自己的忙碌程度相关的。以前上学的时候每天只有一件事,就是读书,所以没有感受到时间流逝。女儿出生后,她的事情、工作的事情、家里的事情,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总感觉到时间一晃而过。
就连女儿都是这样的感觉。尤其是上了初中之后,经常都会说:“妈妈,怎么这学期这么快就过去了呢?”
原来看到过一种解释,说人对时间的感受与自己的年龄大小有关系。就是每天一天占你出生后总天数的比例,就是你对时间的感受。比如说:5岁的孩子,他出生也就1000多天,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他生命中约1/1000;而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他的一天相当于人生中大约1/7000,所以成年人就感觉到时间过得快,不知道有没有道理?
在这本书中,作为心理学认知学的科普类作者,她采访了很多研究时间感知的专家,他们大多认为,在人体内,确实有一个感受时间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真正客观的时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容易收到情绪的影响。
当人们看比较刺激的电影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但时候让他们估计,估算时间都比世纪时间长;而如果看轻松的电影,情况正好相反。
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对时间失去感知的病例,名称叫做“时间流逝失感症”。患者是作者的一位朋友,六年前痛风后,就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如果不定期看手表蛮久不知道自己在公园带了10分钟还是60分钟;工作时如果不检查待办事务,就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因此,她说:“这是一种可怕的,不受束缚的感觉”。“我好像被什么东西拖走了一样,不知道去了哪里,而那个可怕的地方没有时间的概念。这给我带来的感觉不是自由或愉悦,而是一种空虚的恐惧。”
在科学上,解释时间感知的经典理论叫做“起搏器——累加器模型”。该理论认为人对于”当下“的感知由注意力引导,而注意力则类似于打开人类内部时钟的开关,时间的流逝则被暂时存储在一种叫做累加器中,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计算。
这种理论让我想到,如果情绪能够控制注意力,那必然会控制打来内部时钟的开关的频率。如果频繁打开,每一段的记忆就非常短,感觉时间就过得非常快;否则,感觉就会慢很多。而当往后回忆起来,一件事情有很多片段,当然会觉得时间长一些。所以集中精力做事情,确实能够提升对时间的掌控感。
还有一种理论是德国学者马克.威特曼提出的关于“身体时间”的概念。他说,对时间感知来说,重要的不仅是我们把注意力聚焦在外部世界的什么地方,而是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内部的什么地方。
在很多“当下”时刻,我们平均持续的时间都特别短。问候或道别平均持续时间只有3秒。所以如果想让时间变慢,就需要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当你进入“心流”的工作状态时,便会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或许作者一直想要的对时间进行掌控,就是要完成这两种状态的自由切换。在我看来,感受时间,真正美好的方式莫过于一下这种:对待工作,进入心流状态,提高生命的效率;面对生活。享受当下,记录每一个温馨的瞬间,让记忆永远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