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二月中旬恢复工作时间的掌控之后,我继续开始了「全栈」 的编程学习。近一个月时间的中断导致我对学习内容的异常生疏,借鉴永澄老师在《好好学习》和《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不懂打问号然后过」的理念,我对全栈知识每一个章节所有自己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开始了「逐一记录而不解决——继续过」的学习方法。看着自己每学一节所记录的N个问题,找到了很多成就感,但与之同时我发现,我的这种学习方式异常缓慢——因为不懂的地方太多了!有时候忍不住去查阅相关的知识,但查阅的知识又获得了更多不懂得知识,然后发现并记录更多不懂得地方,这样经常半天甚至一天下来,甚至不能完成一节的课程内容。
这样的进展速度不禁引发了我的焦虑:
已经是「不懂就过」的操作方式了,为什么还是这么慢?
查阅很多理念和方法并未找到原因,直到我重新阅读「元学习」理念。
基础
「元学习」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大脑对于「未知高阶知识」的理解,只能用大脑库存中的「已知知识」去理解。
换言之:大脑只能用「已知」去理解「未知」。
一个很简单的尝试足以说明上述这个理论:
现在请快速说出如下算数的答案:
① 7*8=?
② 77*88=?
很明显,第二个算式的答案,大脑并不能像第一个算式那样「极速」的给出正确的结果。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至少两种方式去获得它的答案:
① 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用小学算数的方式去手动计算
② 拿出计算器,按出相应的按钮,得出答案
仔细反思以上方法得出的正确答案,其实每个步骤都是基于我们自己所「熟知」的方法,以第一个方法为例:
- 计算需要载体(白纸)
- 笔是可以写字的
- 算数方法是小学教过已经会的
换言之,这个方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是它的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方式都是原本「存储」在我们脑海里面的信息,计算出这个结果,我们只是把它们从我们的脑子里面「调用」出来而已!
明白了大脑的这个道理,就能够解释上述我学习全栈为什么进度这么慢了!因为我掉进了大多数人遇到自己不懂的「高阶知识」的处理习惯:
- 不停的设法调用自己大脑中「已知」的信息去关联与理解高阶知识。
- 不停的设法大量弥补自己脑中原本并不存在的「新知」,然后再设法用这些「新知」去关联理解高阶知识。
可是,这样做的后果是:
- 大脑库存对「高阶知识」的相关库存严重缺乏,所以无法产生有效连接,所以无论如何「调用」,最终都是「搞不懂」。
- 对于大脑中「严重缺乏」的新知,采用「 临时补充」的方式,因为要弥补的新知量太大,所以大脑无法在短时间内真正获得,而面对新得到的知识,如果再试图去用大脑有限的「已有相关知识」去关联,亦会产生相同的无效结果。这样的方式除消耗大量的新知收集时间外,因为耗费大量时间而成效依然低下的现状,直接触发了自己的消极情绪,进而伤害了自己的注意力,从而引发焦虑。
解决
概述思路:对高阶知识中的「临界知识」采取「提取练习」的刻意练习方式。
由于大脑的工作原理是用「已知去理解未知」,那么面对大量的高阶知识时,其实就是调用大脑中已有的信息库存去理解它们,而在大脑库存偏低的情况下,如果要让自己通过学习产生成就感,就需要通过「强行植入」的刻意练习方式,即把最核心的「临界知识」通过反复的「提取练习」强行植入自己的大脑,锁在大脑的记忆区,让它们成为未来可以被「调用出来」的已有信息。而一旦通过刻意提取练习的方式存储的临界知识越多,那么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被调用出来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能够与更多的「未知」高阶知识产生连接,这样就越能加快自己的「理解」速度与深度。
而反思我自己,在这一个多页的时间里面,通过刻意提取练习让自己记忆的知识量明显过低。
所以,我悟出,在学习一门全新且有较大挑战的知识之前,如果试图调用自己的「思考脑」去理解这些知识时,务必问自己一个问题:
你有「理解」这个知识的资格吗?
够格:你领先80%其他人的「提取练习」成果在哪里?
不够格:继续关闭自己的左脑分析模式,回归「提取练习」模式。
上述方法,其实就是让自己在学习中首先打造大脑的「防摔记忆层」,如果这个记忆层足够强大,则更能有利于顺利的学习后面的内容。
践行方法论
- 学习高阶新知时放下自己的傲慢:
日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你的「主观自我掌控意识」占比多少?它们表现在哪些地方?
- 将左脑分析模式强行关闭:
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你有没有不自觉开启你的「细节分析」模式?
- 「提取练习」的常规化:
- 学习时只记录关键词
- 关闭所有学习资料,强行回顾所记录的关键词及记录原因然后对比完善增补
- 将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大牛的学习方式作出对比,反思自己的改进空间与下一步行动
- 定期复盘总结,辅导1-2人,通过「教」达成更有效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