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恐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他们的幸福要止步于作业,考试。特别是作业,伴随学生的每一天,避无可避。面对作业这个难题我们老师应该做些什么呢?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这个问题并不新鲜,并且现在就有很多成熟有效的做法,例如分层作业,难度适宜等等。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并且效果还不错。
一,愿意做的前提是会做。
许多孩子不是不愿意做作业,而是不会做作业。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 处理好自己的教学任务,保证这节课上下来,大多数孩子能完成作业。特别是在讲授新课时,宜慢不宜快。 我们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学优生,并且中小学进行的是基础教育,相当于在打地基。这就更要求我们的课堂,要让大多数孩子能听懂。在和我们村的一个农妇闲聊的时候,听她说道,上学的时候他们最喜欢上我爸的数学课了。我觉得很奇怪,20多年前成绩不好的农村学生竟很多人喜欢数学课。追问原因竟是,上课能听懂,上完课之后,能够很轻松地完成作业,并且老师还给他们讲故事做奖励。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再大的兴趣也抵不上不会,让孩子学会,我们的作业才能继续下去。
二,什么难度的作业,考察什么样的内容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因此我们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关注难度,配合适当的做法和语气。当作业难度较低时,我会告诉学生,这些基础知识需要我们熟练掌握,所以我要训练大家的反应速度,看谁能做的又快又正确,因此成绩好的学生也不会觉得无聊没意思。当碰上中等难度的题目,就不需要老师费心机了,这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题目。当碰上难度较大的题目,我会很轻松的告诉大家,当做一个游戏玩玩,成不成功都无所谓!降低他们的动机,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会做,愿做,还有什么不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