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倒数第二天,我错过了一班火车。8点的车票,我却错记成9点,由于是元旦放假前的一天,当天白天北京前往上海的车票已经售罄,而我的车票已经改签过一次,错过了只能作废。为了不至于在午夜才赶回上海,我不得不先前往天津,再从天津回沪。不仅仅白白多花了两张车票的钱,还浪费了半天的时间。
很多年前,火车票尚未实行实名制,那个时候想购买到一张称心如意的火车票极其困难。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趟开往上海的火车经过我的老家县城,我们县大概有七八十万人口,而这么多人每天只有三个幸运的人可以买到卧铺票,就是同一个铺位的上中下铺。县城里没有黄牛,市场经济并不起作用,这里更可靠的是关系,那三张卧铺,如果关系不够硬,有钱也买不到。
我对这种东西感到厌恶。县城里面的关系交织如麻,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脱离了“关系”。像买火车票这么大的人情,我总觉得不好意思欠人家的,宁可自己在硬座上坐一夜。
到了动车开通就好多了,虽然动车在我们县不停,并且我还是买不到车票,但我最起码可以从县城坐火车到距离最近的城市,下了火车后不出站,在站台上等候开往上海的动车。那个时候我认识到,能否抵达目的地,重要的并不是有没有买到票,而是能不能上火车。只要能上车,终究能抵达目的地。
我常吹嘘自己坐火车的神奇经历,比如前几年有一次,我到了杭州东站,却发现自己要乘的车从杭州站出发,而时间已经不允许再赶往杭州站或是改签车票,于是我在东站随意混上了一辆火车回了上海。还有一次就发生在今年,我本来要乘六点多的火车去北京,没赶上,改签只能改到12点的火车。于是我混上了一班八点的火车前往北京,在去补票的过程中还遇到了以前单位的老同事。
但是说这些没用,这丝毫不能为我不遵守铁路规则开脱。我也开始怀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种说法。如果抱着“必有后福”这样的想法,只能使人越来越不把大难当一回事。在赶火车这件事上,恰恰是我虽然常常赶不上,却又能阴差阳错地上车,使我越来越不把准时乘火车当一回事,于是去火车站的时间越来越仓促,即使能赶上火车,也常常是一路狂奔,狼狈不堪。
我曾经以自己花式乘火车的经历为傲,仿佛自己多有能耐,但以后不会了。火车的时刻表一直在那里,又没有提前走,赶不上火车,难道还赖人家不成?自己之前不遵守规则,就算上了车又有什么好得意的?不遵守规则,本身就有错,还拿这件事来炫耀,就太过分了。
于是,我决定从2017年起摒弃这个恶习,做到不再错过火车。仔细想想,这又有什么难呢?全世界的火车,只有晚点的,没有哪辆会提前开出,只要提前到达火车站,留出充足的时间就足够了。
坚持日更,每天9点到10点之间发文,欢迎交流。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amumum。
想与我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请点击我的私密群招募。
前一百名入群者赠送我刚上市的新书《笑话方法论》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