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小的时候,是那么盼望过年。只要一进入腊月,就掰着指头开始数日子,急切的我甚至想给这慢慢悠悠的日子插上翅膀,让它扑扑楞楞往前飞。在整个腊月里,爸妈每次出门都会带点年货回来,觉得年就近在咫尺,那种慢慢靠近幸福的开心无以言表。
在我翘首等待的日子里,年一天天的近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每天,我和小伙伴们都沉浸在对过年的热切盼望中,唱着歌儿在村子里幸福的疯跑。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要全家人团团圆圆的过,这天无论你离家多远在晚上“祭灶”之前都要赶回家,要不是很不吉利的。为了让灶王爷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得吃灶糖,取其嘴上抹蜜,上得天宫说些甜言蜜语给玉皇大帝听之意。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是要粘住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王奶奶的嘴。其实对于儿时的我来说,并不关注灶王爷上天要说什么,最盼望的无非是爸爸一声令下,享用那无上的美味---灶糖。那时的灶糖粘糊糊的,又粘嘴又粘牙,可是带给我的幸福却是那么真切,是现在的黄金、钻石也不能及其万一的。
过了小年,就正式进入过年的节奏了。在我的记忆里,过年的主要意义似乎就在于吃香喝辣。那个没有冰箱的年代,豆腐、肉都要一一炸过才能得以长时间保存不会变质。所以“座油锅”是所有准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般由爸爸和妈妈共同完成。在香味缭绕中,一盆又一盆香喷喷的肉丸子、红豆腐、毛头丸子、炸鸡块纷纷出锅。妈妈让我和弟弟把每样东西都端到灶王爷面前上贡,嘴里要念念有词“酥肉炸好了,请吃吧”;还要端到院子里,放在桌子上说“天地全神都吃吧”。在神仙“享用”完之后,我们才得以大快朵颐。(每当这时候,我的心里都很疑惑,为什么神仙什么都不吃?可是这小小的疑问一般都让美味给挤到九霄云外去了)。除了炸肉丸子此外蒸馒头也是过年的重头戏,馒头蒸的好就预示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更上层楼。除了要蒸各种豆包、糖三角、枣糕以外,还要蒸些礼馍来串亲戚。妈妈往往都是在院子里垒上大灶,用柴火蒸上大半天才会蒸完。
除了吃好吃的,贴春联、年画儿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内容。通常我和弟弟负责刷浆糊,爸爸负责贴。门神画儿一般都是剑眉星目的秦叔宝和浓眉虬髯的尉迟恭;门框上是“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 ”、“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 ”。院子里的树上“春回大地”、“满园春光”、“金玉满堂”等。全部贴完之后,我们家的小院就像换上了新衣服,院子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到了除夕,才是真正意义的过年。没有电视的除夕,吃过饺子后,我们一家人都围坐在床上守岁,边吃着瓜子、花生、糖果边谈天说地。一向严厉的爸爸妈妈也对我们格外宽容,慈爱。可是我从来没有坚持到天亮过,总是吃饱喝足之后就梦会周公去了。
终于等到了大年初一!早上,穿上妈妈早就准备好的新衣、新鞋冲出家门。看见太阳都感觉是崭新的,阳光与去年的阳光都有些微的不同!压岁钱、糖果将我的衣兜撑得满满的,我的幸福和快乐推着我小小的身躯往前奔跑,将光阴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到了初二之后十五之前,就是串亲戚和招待客人的日子。幸福仿佛被一双手拉长到了正月十六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整个“年”就过完了,所有的过年带来的幸福也嘎然而止。
再过十来天就该过年了。而我,在期盼着过年的同时是那么怀念那些笑闹着远去的岁月。看着商铺里琳琅满目的年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欢笑着的孩子,一丝丝感动涌上心头。我想,在时间的长河里,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和希望,每一天都会像过年一样温暖而又幸福;而每一次过年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