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向来充满争议,有老师主张会背就可,有老师认为还要领悟诗意,还有老师建议要能读懂诗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做呢?今天望京实验学校的崔岩老师的一节《春望》教学,给笔者很大启发。下面就来回顾一下姜老师授课中的亮点及争议点吧!
第一、巧析时间知背景
杜甫的《春望》称得上“五律”中的巅峰之作,更是把他的一腔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四十个字几乎字字含血,那么如何让现在的学生代入呢?崔老师要学生结合注释,思考这首诗“写的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写作此诗,他的处境如何,他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学生结合注释,很快可以明了写作的背景——杜甫被关押在长安时所做。这时她又提醒学生,杜甫被押长安是哪年哪月,写作此诗时呢?学生细细推究,原来杜甫已经在长安被关押了长达8个月。这漫长的八个月中,杜甫联系家人无望,报国无门,他心中的悲愤自然可想而知!抓住这一个小小的时间细节,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和杜甫间的心灵距离,伟大的诗人不再遥远,因为在一日日的时光流逝中,他的情感学生感受到了。
第二、咬文嚼字悟诗意
崔老师基于诗歌本身,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反复回到文本,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但是崔老师的问题的设置过于琐碎,不利于学生整体的理解,课堂节奏也显得拖沓。笔者认为此时不妨放手,充分地信任学生,一个问题串起全诗: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一联哪个字用得好?好在何处?学生能够说出的,不再重复。学生不能讲出的,老师再一一细磨。其中颔联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其实对于此联学术界向来就有两种解释,不如就把这两种理解都给学生,让他们结合文本思索哪种更合理,难点自然迎刃而解!
第三、激发想象明诗情
学习了颔联之后,崔老师请学生们设想,“战火连绵中,杜甫有没有收到家书?”这一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自圆其说就可。我想崔老师设置此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诗人的心情。孩子们能够想象到杜甫想要收到信又怕收到信的忐忑心情,自然与诗人不再有隔膜。从课下孩子们追问老师杜甫的其他诗歌一事中,可见此题的成功。
第四、把握题眼懂诗人
在学生整体理解诗意后,崔老师再次回到题目——春望,“望字仅仅是眼前所见之景吗?还有没有别的意味。“诗歌的题目就是诗眼,自然意味深长。而此时,因为已经明白了诗情、读懂了诗人,学生自然水到渠成地答出,不是只有景,还有对国家早日安定的期望、对家人早日团聚的盼望,对自己能够一展抱负的渴望。
总之,崔老师的课虽然略显稚嫩,但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细致又到位,有效地将学生代入情境,是一次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