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注释】1.豫:预先防患。2.时:及时,适时。3.陵节:超越等级。孙:通"逊",符合程序,循序渐进。4.摩:揣摩,琢磨,取人之长。
【译文】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教学四点成功经验的理解及反思:
1.预防。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 “防范于未然”。但说起来总是很容易,执行起来却未必那么简单,有时甚至需要大智慧。想起扁鹊三兄弟典故之“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预防需要技艺高超。想起《扁鹊见蔡桓公》,对方要不那么固执。同时也想起近期网上因被老师怀疑早恋而投水自杀的女孩,觉得“预防”要有依有据,不能妄自揣度,更要有度有方法,如此,才能真正未雨绸缪。这就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备一节课”的道理吧。往具体方面说,至少,在开学之初就和学生约定一些规则远比见招拆招要合理、合适的多。
2.及时。首先想到的其实是“不愤不启”。另外,生活中很多熟悉的事例都曾告诉我们及时即有效。比如,一名学生上课扰乱课堂,教师选择视而不见,学生就可能变本加厉甚至引发别的学生的效仿,而至于一发不可收拾。如果为了赶进度而课下“马后炮”甚至“秋后算账”则更是收效甚微。
3.合乎顺序。也就是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该放任自流,前者主要是急功近利,后者则是不负责任。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既要保证好学生吃得饱,也要保证待优生吃得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既要研究教育的规律,也要注意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年龄)特点。
4.相互研讨。小组合作和“in pairs”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研讨”、合作学习的方式。但这里,我想多少唱一点反调。这是由今年新带的五年级引起的的“困惑”。当我抛出一个问题,我发现学生们立刻很自然甚至比较有组织的互相商量起来,这,一时惊诧到我了。不应该首先独立思考吗?如果每一个难度系数并不大的问题都需要讨论,那怎么能有自己的见解和思维呢?又如何深度学习呢?有些思考比较慢点同学也许在其他同学高高的举起手时还在磕磕绊绊的摸索着,但他独自“行走”的这段思想的“路程”仍然是可贵的,长远来看远比他仅仅在小组中做一个聆听者收获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