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遭受丈夫家暴时候,我们一般反映就是谴责施暴方,认为这个男人真的不是一个好东西。在还没有看到下面这段话时候,我确实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是打不响的,家暴也是如此。在《你就是答案,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中,我看到关于家暴行为的解读,觉得醍醐灌顶。在这里不讨论家暴行为到底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仅仅是看家暴行为是如何产生的部分片段。希望大家在面对此种场景,不要意气用事,也要嘴下留人,摘录《你就是答案,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某大城市的一位女性,是一个级别蛮高的公务员,长得很好看,人也看上去很善良贤惠,按她的条件,似乎应该过幸福的生活,但是,她经常鼻青脸肿地去上班。原来,她的丈夫打她。第一任丈夫打她,她离婚了。第二任丈夫打她,她又离婚了。第二次离婚时,她已40岁,她心灰意冷,说再也不结婚了,因为男人真的都不是好东西。不过,有一个好东西喜欢她。一位男士多年以来一直爱她,她离婚后,更是对她穷追不舍,而且据了解,这位男士是一位好好先生,别说打女人,就是和女人吵架的事都没发生过。又爱自己,又是一个好东西,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结婚吧。这个女人第三次结婚了,但结婚两个星期后,就给朋友们打电话说,她又被打了。我的一位心理医生朋友,也是她刚认识的朋友,被她打电话叫去家里。在她家中,她的朋友们都在质问那个男人,你不是爱她吗,你难道不知道她过去有多痛苦吗,你为什么偏偏这样对她?我的心理医生朋友没有参与到批评男人的队伍,而是问他们夫妻:请你们告诉我,细节是什么?细节是魔鬼。她一问,果真出来了魔鬼般的细节。细节是,他们吵架,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吵着吵着,女人对男人说,你是不是想打我了,像某某某打我一样?
怎么会呢,男人说,今天和你吵成这样我都纳闷,我从来不和女人吵架的。你就是想打我,女人说,你打啊打啊,你不打不是男人。男人仍然保持着自己好男人的个性,没有动手。但女人逐渐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开始一遍遍地说:“你打啊打啊,你不打不是男人……”最后,男人脑子里一片空白,一拳挥了出去。这个女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看起来是找打。其中的道理如果细致解读的话,那会相当复杂。最简单的解读可以借用“自我实现的预言”,她已经预言了男人不是好东西,但现在,在她眼前就有了一个好东西,这个好东西的存在颠覆了她的预言,令她感觉到不自在。是改变自己的预言去过幸福生活,还是改变这个好东西去过自己早已习惯的生活并维护自己的预言呢?这个女人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