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些日子,同一个学妹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小暖是我的学妹,一个特别努力的姑娘,你与她交谈就可以从她的身上感受到一股喷薄而出的劲儿——努力生活的劲儿。就像她对自我的评价一样,她一直生活得“很鸡汤”。来了这所十八线小城市的二本大学求学,她依然像个高中生一样,坚持早起背单词、做好功课预习和复习、每天上课都占着第一排的位置认真听讲,这样的她,成了身边同学眼中的异类。
小暖说,她的室友当面质问她:“那么努力读书有用吗?你不累吗?”一向多言的学妹被问得哑口无言,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她早已把努力变成了一种习惯,不知道为什么会被质疑:“努力有什么用?”
“学姐,在我们这样的大学,努力的人怎么感觉像是被人嘲笑的另类?”她带着疑惑的眼光向我发问,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如此荒诞又滑稽的现象,我感到无奈又可笑。或许我们都没资格评判他人人生,但有时候,我们连走好自己想要坚持的路,都会招受着质疑和取消。
如果说三流的大学有着什么致命的缺点,我想那就是它让一个人的心也变得狭隘。让你在这座舒适的象牙塔里沉溺于享受、变得颓废和堕落的同时,心胸狭窄到无法理解他人努力生活的诉求和理由。
2
朋友南鲸和我一样,在一所十八线小城市的普通大学就读。之前与南鲸聊天的时候,刚好聊到了大学生活的话题。我问她,“你的大学生活怎么样?”
“周围的人大多数是在混日子。”
“那你呢?”我反问道。
“我想努力过那种“别人的大学”的生活,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像是被人瞧不起了。”
她叹了口气,沮丧地和我分享了一件小事儿。一天,她正修改着写好的策划书,忙得焦头烂额。她的室友突然说:“你这么认真干嘛?随便搞搞不就好了。”带着一丝不屑的语气,和一副完全不能理解的表情。她并不是一个事事追求完美、有着精神洁癖的处女座,但对自我也有着做事尽心尽责做到最好的要求。
她很奇怪,“认真”这个词儿,明明是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却有人反驳和质疑。而说出那番话的室友,曾经也是个努力让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的姑娘,如今的成就却只有在王者的段位上越来越高。
我周围也有许多朋友同南鲸的室友一样,早就丢了刚来大学的意气风发,在睡梦中、游戏世界里惶惶熬过四年时光,像只无头苍蝇,飞到哪儿就是哪儿,撞了一身的伤,还惹了一堆的麻烦。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一位已经毕业的学长临行前与我说过的话:“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大学一无所获。”许是酒意的发酵,使得他有了在他人面前吐出悔意的勇气,他那懊悔的眼神此刻想起仍是清晰。
可我们的人生没有返回键,也不能在悔恨滋生的时候按下撤回。我其实很看不起一种人:明明是最该拼命的年纪,却开始了“养老”。虚度着最宝贵的求学时光却浑然不知,又或者心里像明镜一样敞亮,却在现实面前装个傻子。
3.
之前上课的时候同我们的任课老师聊天,有一个同学问:“老师,你觉得我们这个学校怎么样?”老师思索片刻后回答到:“褒贬不一。”老师说,像我们这样的小城市里的大学生普遍比大城市里的学生纯洁,更少接触混乱的社会;对立的,也缺少了对外的交流,有点“井底之蛙”的悲凉。
可那位同学全盘否定老师的说法,嘴巴就像拧开了的水龙头,不停地吐槽着对学校的不满。全程我听到的重点是:我颓废的大学生活与自己无关,都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太差!
这不过是许多三流大学生的缩影。他们把自己的无能归结于母校的平庸,躺在宿舍的床上做着白日梦。开始可能还会尝试改变,在受到一些打击之后,进而选择逃避,直到把堕落养成一种戒不掉的习惯。
4.
确实,我们这样的小学校有特别多的短板,像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合作交流等许多方面都很落后。“什么样的分数读什么样的大学”,是一种无奈的现实。
可有许多的人,拼尽全力试图扭转这种无奈的处境。我的一个学姐,大二的时候没日没夜准备雅思考试,她说,没人能理解她为何这么做,但是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最后她拿到了公费出国作交换生的名额,她终于离开了这个逼仄的小城市,遇到了来自全世界与她一样优秀的年轻人。有很多人投来艳羡的眼光,但所有的人只看得到暴露在阳光下的荣耀,只有学姐自己知道那么多个难熬的夜是怎么撑过来的。
所以啊,努力的人一点都不可笑,可笑的是那些自己过得狼狈不堪,还嫉妒别人比你优秀的人。鸡汤文读多了当然会觉得腻,可我还是喜欢活得“励志”一些。
有许多人问:“二本大学和985、211高校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以往我也会总有这样的疑问,如今渐渐明白,其实最大的差距就在于,985的学生在不断突破、不断进步,而和我们一样的许多普通大学的学生,却在自我成长上停滞不前,不满于现状却不做出任何改变,任由自己的上进心在庸碌的环境中被磨灭。
杨绛先生曾对年轻人有过这样的诫告:“现在的年轻人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放在当下浮躁的大环境依然适用。怕是许多人,都是只有野心没有行动,成了空想家。
“破山贼易,破心贼难。”阻挡我们选择一流人生的不是环境,是自己的心。
“纵然我身处果壳之中,仍自诩自己是无限宇宙之王。”
与诸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