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倾谈】警惕你人生路上的四大陷阱!

《论语 子罕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里跟孔子直接相关的文字大概分三类,一是孔子语录,是弟子直接转述老师说的话,一般直接体现孔子的学问和思想;二是根据一个小事件,弟子记录老师和别人的问答或者对谈,一般表现孔子在社会问题上的观念和意见;三是对孔子的描写和评述,体现孔子的个人修养。上面这句,就属于这第三类,

“子绝四”,体现一个“圣”级别的人在个人修养方面的极致。虽然这主角光环耀眼得不像话,但我们用来作为自我检讨反省的样板,也仍然是有巨大的意义。

毋意: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人做出每个判断,主要的依据是过往的经验和掌握的信息。当一个状况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做判断和处理时,其实有大量信息是我们不掌握的。这时候做出的判断,多半不靠谱。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过年前后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新闻一出,不知戳到了什么人的什么神经,一时网络暴民群起,后来才查明根本毫无此事。“毋意”提醒我们,主观臆断往往偏离真相,遇到了问题、偏离了真相则得不到正确结果。

毋必:无可无不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这一点是孔子思想里隐含地比较深,而且多被后世含糊掉的一个方面。前面我们说过,孔老人家用思考和行动标定了社会治理的最高点“礼”、人际关系的最高点“仁”,个人成就的最高点“德”,这些目标都是需要跟具体的社会现实发生磨合和冲突的。磨合和冲突中,需要一个标准,那就是“毋必”,不刻意“必须”地追求一个结果。后世常说儒家“经世致用”,“入世”,却含糊了孔子思想里伟大的坚守。坚守理想,坚守底线,“结果”在“底线”和“理想”在面前并不重要。只谈结果,不谈底线,那是枭雄。只谈入世,不谈坚守,那是投机商人。

毋固: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

中国智慧蕴藏最多的是《易经》,孔子、老子都深受它的滋养。“毋固”提示了人与天地万物处在无时无刻的变化中。今天我们在讨论个人成长和商业观察的时候,也常常想到“毋固”,天下已没有铁饭碗、学习要走出舒适区、不确定性是商业常态、不连续性是创新本质属性等等,这些观点我们都很熟悉了,不再一一展开。

毋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毋我”是告诉我们,孔子做事的时候的出发点,不是“我”,不是“我的名利”,是他人、是事情本身、是理想精神。“毋我”和“毋必”、“毋固”在逻辑上是一贯和发展的。“毋我”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我们现在看体育比赛,教练和球员们常说的“一场一场地打”、“一球一球地打”,不是“我要赢”、“我要当mvp”,其实就是“毋我”。相反,一个固滞于某种执念,刻意追求某种结果的人,一定是自我尊大、自我膨胀的,往往结局都好不了。比较经典的例子就说始皇吧,多么英武勇决的战略家,竟然死在寻仙问药的昏聩和欺骗中,儿子还是一个窝囊废。还有项羽,看见了始皇出游,说,这家伙啊,我可以取而代之呢!不久,他的“自我”膨胀到了放弃国都,一定要回楚地老家炫耀功绩的程度,再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提出过著名的“横渠四句”的张载这样评论:“四者有其一,则与天地不相似”。

是啊,圣人为天地代言。

天地啥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大道存焉。

如果说到每个人具体的日常,还是那句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如果你像我一样期待更新,请关注我的两个文集:)

论语倾谈】:严肃又活泼。比学术论文浅一点、比“XX心得”深一点。长期更新。

语言奥秘】:语言学习中有哪些坑,学习语言该怎么做,外加案例分析和优秀资源推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王小马 说实话,在从前我并不爱阴翳生活,也就是细腻沉静充满故事感,细节感的生活!简单说就是光影婆娑,点滴水声,...
    怡儿话书影阅读 5,341评论 0 0
  • 《女孩子》海子 她走来 断断续续地走来 洁净的脚印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用泥草筑起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
    周幼安阅读 5,177评论 4 12
  • 今天是菜包、蒸饺、黑米薏仁粥、培根炒鸡蛋。 这个菜包可得说说,外婆昨晚上做的,丫丫一口气吃下去三个。厉害了我的囡!
    HJYJ阅读 7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