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我想的全是你,想来生活无非是痛苦和美丽。”
第一次听李志唱这首《关于郑州的记忆》是在高三,朋友借我的一只里面永远住着抱吉他的歌者的耳机里。我仿佛感到那阵薄雾从女孩年轻的脖子穿过我淤积的心神,那种爱恋借吉他自由的嗓音喝醒稿纸上压抑的行文。
用一座城的重量纪念一个人,该是多么狂妄又多么可爱啊。毫无意外可以想到,这大概是作者年少时一桩有情的错事。郑州冬天的阳光,巷子里煤炉的味道,清冷空气里,她的笑靥如一杯热豆浆。
我们通常认为只有正值青春的人才有资格去浪,去犯错,去勇敢的爱,去不怕死的摔,他们被赋予了千千万万老者的怀念、抱憾,和幼童的羡慕、憧憬。
讲真,爱情搁在青春身上,真是相得益彰,映衬的十分好看,如同天边晨曦点亮一粒露水。
但是,爱真的会如同人们心中常识般的观念那样,随时间蒙尘吗?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激情作为爱情初始的见证,将爱情视为是激情最饱满最诗性的造诣。安娜背弃于她而言权威般的丈夫和人间幸福般的儿子奔向沃伦斯基,沃伦斯基哪怕舍弃官爵职位也不能不和安娜在一起;席琳义无反顾跟着杰西下了火车,两人在维也纳的小巷里畅谈在酒馆里纵饮,在凌晨斑驳的树影下做爱;伊丽莎白与查理在楼梯间怕被人撞见又抑制不住地依偎着十指紧扣。这些都是多么慷慨多么令人喜极而泣的事情。
好了,故事最好止于此。人们如此希望,像很久很久以前看到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心动的小女孩。世界就在她面前,美好的无论怎样都值得去期待。而爱情就在不远处的十几岁,有男孩子在雨天把你框怀里,在他的外套庇护下飞奔,溅起一串飞扬跳跃的雨水。
人性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此,即便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毫不留情的剖析到了上面这一点,可是就像小说、电影里描述的那样,安娜不堪沃伦斯基的日渐疏离而卧轨自杀,查理杀死植物人妻子以后和安娜以及露易莎美满结局,无论哪一种最后都让人颇有微词。
那么为什么这部《before midnight》不一样?
Jesus,我终于讲到主题了。
话唠三部曲我是无意碰见的,硬生生把人家十八年的心血看成了《before sunset》-《before sunrise》-《before midnight》的扯淡顺序,就像过了一趟中年再重温青春最后被现实吊打一样,累不爱。
但是我喜欢最后一部,《before midnight》。青春无论怎样诗意化都让人喜欢,跟漂亮的小姑娘怎么打扮都好看一个道理,而四十岁之后那样剧烈的争吵,没有离婚还真是鲜闻。当然席琳和杰西没有结婚,所以放得开?……Never mind。
我知道他们两个人都有缺憾,这是我作为局外人所能看到的。席琳没有错,她对她的事业仍怀有激情,对双胞胎女儿(真是一对小天使)无措又护爱;杰西又有错吗?他对儿子深怀愧疚,希望儿子能更多享受一点父爱。但这其中有很微妙的地带,说不好就引了地雷。毕竟席琳与杰西的爱情历程对于平常生活是那么的浪漫又疯狂。
可是我很感动的就是,这个被席琳戏称拥有无穷幻想的美国小子,即便是席琳甩出“我觉得我不再爱你了”这样锥心的话时,还假装时光机穿梭回来的未来人送一封信给她。
他说,如果你觉得我像条狗,总是会回来找你,那你错了。如果你想要看到真爱,那么这就是爱。这就是生活,不完美但真实。
This is life.
It's not perfect but it's real.
And if you can't see it then you're blind.
席琳没有办法不掉泪,像我一样没办法。
我们总是一边孜孜寻求着永恒的真爱,一边忍受着伴侣日渐凸显的陋习。有时候你真的相信,睡在你身边那个低声呼噜的人给了你曾经追奉的圣光般的爱情吗?还是你打心里从来都没奢望过自己拥有,以激情总会磨平的话聊以告慰。
我记得有人说过,那些在结婚后还能看见对方的优点的夫妻最幸福。他还举例说,某明星与其妻结婚多年,当别人问起他对他妻子的看法时,他赞誉说最爱她的腿,又长又美。话一出羡煞多少人。
这跟杰西借这封信给席琳说的话有些一脉相承。他这么说的。
Celine,you are entering the best years of your life.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在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都交合过以后,还能不畏旁人议论不怕对方笑话,去真心的赞美对方。你看,你还是美的,甚至比你那会儿在火车上更美,你的屁股到八十岁还是那么风采依旧。
这不仅限于男人对女人,女人对男人也应该如此。你看,你还像当年在楼下喊我名字不怕我爸妈泼水的男孩一样勇敢,魅力非凡,抱把吉他就敢带我巡游全国,在台上用力歌唱你的热血激昂,迷倒多少小姑娘。
我们一起走过来,互相嫌弃,又互相扶持,不怕四十岁的时候一场近乎揭底的争吵毁掉从前的所有。
这样是不是也不逊色于青春年少?
我希望的是我们一直拥有爱情,并且在四十岁的时候你还能坐下来给我讲道理。
让我们因为爱情和好,而不是迫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