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学第二十天,逢中秋放假第二天。
夜休到家本是一派祥和景象,小李心情也很好。她爸不适时宜的再次问了数学咋样,顿时气氛紧张起来。我在阳台刷衣服,就听见小李小声嚷嚷:“一天就知道问问问,能不能不要老惦记着成绩。”然后一阵沉默过后进了房间,此时我并未介入她们之间的战争。随后我轻声跟她爸说:“”可不可以先过节,高中了,你让她喘喘,她本就不是出类拔萃的孩子,容她慢慢来,你看看我,我都不问的。”她爸表示很无奈,不知道我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出在哪里了,孩子这么敏感?可能是为了缓解内心的压抑,她爸拿起拖把拖地去了。
我洗完衣服进房间去看看,小李在背英语单词。我坐在床沿上,问她高一的单词背了多少?她说快背完了。我委婉的指出她不该那么跟她爸说话,她嘟着嘴一脸委屈的说:“本来考的就不是满意,还老是问问问,从昨晚问到现在。”说完这话时,她倔强的咬着唇,然后默不出声。过了一会儿,她又轻声的问我:“妈妈,你现在不问我成绩,会不会时间长了,狐狸尾巴就又露出来了。”我听了又好气又好笑,甚至还有一点点难过。我告诉她不会的,我相信她。她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你以前不也是这样,过了一时间就不记得了。”我嘴上再三强调现在不会了,我要和她一起成长。其实内心早就翻江倒海,过去我是不是做的太差劲了,以至于她这样怀疑我?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枪响过后没有赢家,每一次战争过后的创伤表面看似痊愈,其实背地里经久不愈。待她情绪稍微好转,我开始指出她错误的地方。第一,不能用狐狸来形容她的母亲,这个比喻明显错误。说明语文学得不好,用词不当。即便爱之深,责之切,那也是在尽一位母亲的责任,可能表达方式欠妥。第二,再委屈,爸爸就是爸爸,虽然问成绩会让她感到压力,但是他始终是父亲。《论语》里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什么父在前子在后,长幼有序辈分不能乱,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偶尔的小任性我们可以原谅,原则问题不行。第三,她的辛苦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但谁的高中不辛苦?老师不辛苦吗?爸爸妈妈不辛苦吗?其他同学们不辛苦吗?所以,咬咬牙坚持。春上村树说:“当你穿越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我告诉她我们相信她,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蜕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将来也一定会感谢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说完我离开房间,让她独自安静一会儿。
接近中午,想着下午要回乡下,于是打电话给住在附近的妹妹过去蹭饭,一来不用做饭,二来外甥在念高二,让她们兄妹聚聚,正好彼此聊一聊关于高中的话题。事实证明,兄妹俩一见面,你一言我一语聊的可欢了,在那爽朗的笑声中我知道,她早已释怀。说真的,读书苦压力大,这些我们都能理解,但任何时候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子非鱼焉知鱼之痛?
好在她的个性大体还是外向的,因此抗压能力尚可,我有时调侃她皮厚,她耸耸肩,故作高深的说:皮厚乃生存之道,否则早就淹没在我的毒舌之下。哈哈,这么说来是不是还得感谢我多年的阴晴不定,才练就了她百毒不侵。
小战怡情,大战伤身。反过来想想,有她在身边偶尔吵吵闹闹,其实还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