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带来的家庭任务:爸爸篇

在婴儿出生之初,影响最大的肯定是母亲,不管生理还是心理上都需要巨大的适应期。其次作为初为人父的丈夫也会发生重大的心理变化。

在“新生儿带来的家庭任务——妈妈篇”里面也说过,妈妈的重要是

1、接纳自己成为“喂奶机器”一般的存在,这个阶段可能长达几个月;

2、在不断包容婴儿各种情绪的时候,不被婴儿的各种情绪连带着一起吞没。

母婴关系~母婴关系~~

母亲和婴儿是一体的,是不可能切分的一个整体。

那父亲在哪里去了,父亲就不重要了吗?

恰恰不是,父亲也有自己很重要的课题。

——克服内心的疏远感

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妈妈身体虚弱,婴儿需要关注,作为爸爸这个时候最大的任务就是照顾好妈妈和孩子,自己的需求根本不那么重要,妈妈也同样会这样想。

同时在这个阶段,因为妈妈对婴儿投入了所有的注意力,根本就不会关注到爸爸的感受,而孩子在胎儿时期就在妈妈肚子里面,对妈妈的气味和声音都更有亲切感,自然会更亲近妈妈。母婴关系是一体的。

这个时候的爸爸好像变成了第三者,一个为妈妈和婴儿提供经济和服务的第三者,也没有什么人关注他的感受,特别是经常看到妈妈和孩子的亲密互动,除了开心还有点落寂。

为什么自己感觉自己有点格格不入,有点多余。

这个时候很多爸爸的逃避的方式就是更加专注于事业上,避开这个自己是第三者的历程,当然这是潜意识部分的,很多爸爸不见得察觉得到,他给了自己一个合理的理由“挣更多钱,才能给俩母子更好的生活。”

这也就是在头两年爸爸感觉在婴儿的陪伴中可有可无的感觉。

爸爸的重要功能。

经历过刚刚成为爸爸的欣喜、激动和忐忑不安。

经历过成为一个旁观第三者的落寂。

在宝宝三岁的时候,爸爸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如果妈妈在孩子那里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基石。

那么爸爸在孩子那里就是规则的象征,逻辑的象征、强大的象征。

爸爸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同于母亲只是那种无微不至的关爱,还有让孩子不断适应这个世界现实的教导,父爱如山,父亲爱的方式和妈妈的爱是不一样的。

这也是每个爸爸需要意识到的。

说得通俗一点,大家也常说夫妻俩在带孩子方面一个要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从心理学方面来看也提倡大家这样做。

妈妈可以毫无底线地疼爱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只有安全感足够的孩子才有创造力。

爸爸却不可以毫无底线地疼爱孩子,毕竟孩子也要长大,两岁之后就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引入规则,毕竟孩子总有一天会进入社会,而社会就是无数规则所形成的。

当安全感足够,又能良好适应规则的孩子长大后,才能勇敢地成为自己,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不被无边的生存焦虑所折磨,又能守住社会规则,必然会活出真正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