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世界上没有安慰可言,他就自己创造安慰。明知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他偏创造生活的意义。
——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七月的夏日,几乎所有事物——炙热的太阳、钻出栅栏的野花、突降的暴雨……都是一副呼之欲出状,即将裂开般,给人一种冲击与胁迫感。
再回到生活的围墙内,眼前的夏日不仅失却了先前的温柔,甚至多了几许焦灼与暴戾。一千多万风华少年正翻越自己命运的分水岭;暴雨引发的洪水与城市内涝使得人们的生活遭受到毁损;往日平静的湖面忽然吞噬掉昨日还欢笑着的一些生命……
当我们已足够小心翼翼地按捺着内心,因生活的一地鸡毛而泛起的无数细小烦忧,外部世界的实时变化与无常事件,仍使得我们不可避免地重新思考起人生之中必将面临的困厄、痛苦,甚至死亡的发生。
在生命中所有绝望的处境面前,是否我们无从抵抗,是否我们只剩哀恸,是否我们唯有俯首,是否我们终将麻木。答案,必然都是否定的。
正如诗人所言,“所有向善与自救的门 / 敞开着”,人始终有着应对困境的理性与勇气,善良与力量。我们都是“即将来到的日子”,背负有不息的光芒与永存的希望。
罗曼·罗兰曾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结尾写道:
天又黎明!黑沉沉的危崖后面,看不见的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于是他对孩子说:
“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孩子回答说: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在死亡降临时,罗曼·罗兰拒绝为这个一生都在战斗的“英雄”置以世俗命运。他解释道,他的死亡不过是永恒的生命气息中的一个休止符而已,即便他死一百次,为了新的战斗,他还会复活。
罗曼·罗兰在克利斯朵夫身上注入自己的信仰,“一颗星熄了,无数的星会亮起来。好似一杯沸腾的牛乳,空间的窟窿里都洋溢着光明。你不能把我熄灭的。”在社会平衡被打破,信仰行将瓦解的时代,他要唤醒灰烬下沉睡的心灵之火。
因而在克利斯朵夫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属于我们这个世界——平凡人世界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在他的一生中,曾被人鄙夷,曾遭受打击,曾无数次陷入绝境,曾孤立无援,但他总是以勃勃的生机重新复燃自我。
“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地自拔与更新。”我想,生命中所有的无常与逼厄都不能击溃我们,当日子海水般逝去,昨日的种子会长成向日葵,而你我也终将完成一次又一次命运的突围,泅渡人世激流,到达幸福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