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尽心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颇有感触,对于一个君子而言,真正的追求到底是什么?是“广土众民,君子欲之?”这个不是君子真正的乐趣所在;或者还是“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这个不是君子的本性所在。君子真正的本性在于“仁义礼智根于心”。而这个仁义礼智指的是一个君子应该始终保有的:仁爱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这四个心是一个君子的基础精神架构,如果没有这四个心,即便他拥有“广土众民”,即便他能够“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也是枉然,因为他不懂得如何造福百姓,也不懂得如何经营天下。
原文如下: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大意是:
孟子说:“拥有广大的土地,众多的人民,是君子所希望得到的,但他们的乐趣并不在此;居于天下的中央,安抚天下的百姓,君子以此为乐,但他们的本性不在于此。 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主张通行于天下,也并不因此而增加;即使困窘隐居,也不会因此而减损 ,因为他的本分已确定。 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已根植于内心,生发出来的神色是温润和顺的,流露在脸上 ,充盈在肩背,推及到肢体,肢体的动作,不必言说,就能使人明了。”
个人看法:
在孟子看来,一个人的能量不在于他是否拥有“广土众民”,也不在于他是否“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关键看他是否具备“仁义礼智根于心”。如果能够做到“仁义礼智根于心”,那么他就可以“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就可以进退自如,如果他有机会拥有“广土众民”,他有机会“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那么他就会有机会创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伟业,在孟子看来,孔子是没有机会拥有“广土众民”,没有机会“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但是孔子著《春秋》开馆授徒大学生三千,周游列国,提倡恢复周礼,结束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孔子总结了春秋前2500年的中华文明所留存的文献历史,特别是其弟子收集的孔子言论所编撰的《论语》,影响了后2500年中国历史,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一般的君王,所以,孟子认为,一个人是否有成就, 不仅仅看外在的成就,更要看中其内心能量的强大,这个能量就是“仁义礼智根于心!”
回到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仁义礼智根于心”?关键在于我们不能被表面的物质所诱惑,比如,世人都非常羡慕那些亿万富翁,觉得他们人生成功,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他们这些巨额财富是如何得来的,是否可以富贵长久,孔子曾说过“不义富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看问题非常清楚,孟子作为孔子的传人,当然是一脉相承。今天我们看到假疫苗事件的长春长生生物公司被罚款90亿人民币,北京证泉公司被罚款600亿!还有曾经称霸一时的亿万这些公司老板曾经富贵一时,可惜“不义富而且贵”。中国古人特别强调厚德载物,这么大的富贵是否配得上?这就是一个问题,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以,对于一个君子而言,没有比“仁义礼智根于心”更重要,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否则,即便拥有“广土众民”,即便有机会“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即便权倾一时,即便贵为亿万富翁,也是浮云️!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东西会失去!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46:仁义礼智根于心
2018-10-17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