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跟王姑娘还有一个小姑娘聊天,与有共识的人聊天,总是会收获很多。
谈及一个人,谈到一件事,还是蛮震惊的。
我们都希望语言文字能表达出自己最大的意思,有时候却不希望言语太过于饱满。有些事情表达的技巧的情绪,真的能把人带进去。
01
努力的目的不同
却有些人只是为了活着
一个姑娘,因为在知乎上勇于回答一个话题“主动露出假肢上街,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被大家熟悉。
跑步,举哑铃,游泳,健身、旅行……
正常人能完成的事情,她也一样可以。她也会跟我们普通人一样,喜欢打扮自己。
她给残障小朋友的一封信,里面有句话:
你不必像我一样露出假肢,
但你可以像我一样鼓起勇气去生活。
“用力地活着”是她给自己的寄语。
这次去上海聊天得知,
一个小孩说去宿舍看同公司的前辈,每次看到的都是他在吃泡面。问及为什么不吃饭,说,“自己有两个小孩要养”。有太多的无奈与辛酸,只能一笑谈之。
一份廉价的劳动力,不足以满足养家庭的需求,也不足以让自己奢侈到吃顿好吃的。
后来他找了份兼职,给人做代驾。即使很晚才会回去休息,第二天很早起床上班,却依然坚持着。
有时候,我们会猛然觉得我们生活的圈子,远比我们看到的更让人心生凉意。
独自一个人在外打拼,定期向家里汇钱,自己在外的苦,即使是含着泪也要往肚里吞。
一个人,真得太辛苦了。为了满足我们自我的需求,我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付出更多。
有些人为了努力,寻求上进,期待事业宏图。
可有些人,为了养活自己,养活家庭,用着自己最后的努力。
02
身体的本钱
无法计算
晚上的时候,容姐跟我说,她女儿的钢琴老师住院,还没手术。
脑中长瘤,现在耳朵已经听不见了。
二十几岁,很美丽的年龄,很美丽的人,很美丽的能力,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是,似乎所有的完美,总要弄得如此悲情。
容姐说,她哭了好久,心疼那个老师,平时关系也不错,没想到会这样。
是啊,我觉得我泪点高,可是真得没忍住,人是多么的不幸,才会遇到这件事,突如其来。
我想我这辈子,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非自然死亡气息最强烈的时候,就是去年了。
上家公司负责法务这块的律师,去世了。
急性病症。
如果说,没有见过他本人的话,单从身边人口中描述,我是完全不能体会那种逝去的心情。
可我就在他去世前,见过一次。
因为有些业务,我也一起去了他的事务所。
上海外滩旁,高楼深处,很有格调的公司,用近期听到的那句话来形容就是,像电视剧中办公室那样。
律师,很儒雅。这是所有人见到他的第一印象了。
也注意健身,也不嗜酒,我们的感觉,就是,去得太突然了。
身体,真的不像我们熟悉那样坚不可摧,我们也不需要肆意挥霍,太奢侈了。
想起最近看得比较多的一个案例,就是“32岁女博士癌症去世“。
她在《癌症日记》中写到: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她在用生命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爱护自己,注意身体,保持健康,以不会令自己将来后悔的方式去生活。
我们都需要努力,但是谁都不希望这个努力是用生命来换的。
有网友开玩笑说,我们用着最贵护肤品,熬着最晚的夜。
我想可以换成,我们熬着最青春的夜,用青春赚的钱买最贵的药去续着自己残喘之气。
多么讽刺的事情啊。
03
活着的愿望
恐怕要一生来期许了
我想大家最近关心最多的话题,就是叙利亚问题。
政治问题真得过于复杂,我个人真得评判不了,只是觉得世界和平,真的是大部分人的祈求了。
那些破旧不堪的残墟曾经也是琳琅满目的商店,那一个个古建筑被销毁成一片尘土。
有时候,他们还来不及悲伤,却要逃亡,就像采访中,那里小孩们说的那样,
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啊!
是啊,做错什么了,错在局势,错在了生在不安定的国家,生不逢时!
有太多的人,诉求不是大富大贵,求的不过是一生平平安安。
可,所有愿望实现都太难了!
狄更斯《双城记》中有这么一句话,“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
04
最后的最后
想起自己有年手术的时候,虽说是个微创,但还是很害怕。
妈妈在旁边,比我更紧张。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脑中一片空白。
由于术后我情绪太激动,一直哭,全身止不住的颤抖。可能我不够勇敢,那时候觉得,世界都是冰冷的。
医生往被窝里放了一个温暖的东西,才慢慢平复了情绪,安静睡去。
我妈着急在外面等着,看着比我后进去手术的都一个个出来,她后来跟我说,真的没忍住,哭了。她很不喜欢医院。
是啊,经历过手术的人,哪有什么想法,只是觉得身体最重要,活着,什么都有可能。
最后用森山大道在《迈向另一个国度》 说的一段话来结束:
我们终此一生都得迎接最后的大限之日,无法回头,
因此当下根本无需介意年龄,只要努力、任性地活着就好,生命的滋味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