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批注】必修二 《故 都 的 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故 都 的 秋
郁 达 夫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绚兮批注:清、静、悲凉笼罩全文的感情基调】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绚兮批注:远隔千里作者要特意赶到北平来体味秋的韵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绚兮批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说明只有到了北国才能真正领略到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它不是属于贵族的,它是属于平民百姓的,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你才能真正领略十足的北国之秋的魅】
③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绚兮批注: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这些字眼表明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的深深怀念。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景物何以让郁达夫如此眷念。郁达夫没有提到任何北京的名胜古迹,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安门这些代表这北京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景物何以没有出现再郁达夫的笔下。】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绚兮批注:陶渊明《饮酒》诗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时的郁达夫的心境就如陶渊明般,心远地自偏】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绚兮批注:租住下来,说明郁达夫打算再北平多住些日子,慢慢地、细细地品味北平的秋,而不只是来这旅游,匆匆浏览景物,走马观花。租的房子还须是破屋,是不是只有在破屋里,再这样少有人住的地方,才能一个人静静地品味到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味】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绚兮批注:如果是淡茶就没味了,就谈不上品味】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绚兮批注:很高很高,万里无云的天空,才能看到那样清的,碧绿的、干净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绚兮批注:很高很高的天空下,不说看到鸽子,而说听到鸽子的飞声,可见,鸽子飞得高,很难看清,但可以听见飞声,果然北平的秋天,就是这么地安静】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绚兮批注: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日光是一丝一丝的,不是一束一束的,当然得细细地数呀,数日光,那得是多么清闲又有诗意的人才会干的事情呀】【作者在这里用来形容日光有以下三点妙处:1,体现出时光的流逝,因为“沙漏”就是时间,细数着漏下的日光也是一种时光静静流逝;2,日光本来是无形无声的,作者用一种形容实物沙或者水这种细软温柔的东西的词“漏下来”,感受到这“”一丝一丝秋日“”的光与声,画面动感十足,;3,“漏”说明了槐树的茂盛,秋天日光的灿烂。】或在破壁腰中,【绚兮批注:什么是破壁腰?】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绚兮批注:人与牵牛花静静地相对,物我两忘】【秋景“牵牛花”他用的是“静对”。他没有用“看”或者是“静看”,细细一琢磨“静对”写出了牵牛花的生命力,牵牛花与他在对话,是平等的。与此同时写出了这个秋日清晨的悠长与平静。不知道为什么,个“静对”让我立刻联想到李白的那句“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绚兮批注:冷色调的蓝色和白色自然和清静悲凉的意境是相符的】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绚兮批注:这样的悲凉还不过过瘾,还要再加上衰败的秋草】
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绚兮批注:点缀指衬托、装饰。主要表示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北国的槐树,烘托得北国的秋意味更浓】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绚兮批注:引人注意的牡丹、玫瑰不在郁达夫的眼里,他的眼里只有似花非花,毫无起眼的槐花,因为只有这样的花才能与他的心境相应】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绚兮批注:一点点极微细柔软的触觉,这得要多么敏感的心灵才能有细微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绚兮批注:清闲是怎么感觉出来的?】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绚兮批注:何以深沉?】
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绚兮批注:特产应该是某地特有的产品,通常是指好的东西,而这里郁达夫把秋蝉衰弱的残声这种悲凉的声音说是北国的特产,也就是表现北国的秋的悲凉】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绚兮批注:南方的秋蝉在自己家里的院子里也听得到呀】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绚兮批注:秋蝉的嘶叫,如何体现清、静、悲凉?说它是家里的家虫有什么寓意?】
⑥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绚兮批注:这一段引出下文对北方秋雨的描绘,奇、有味、像样,体现在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雨过天就晴,不拖泥带水,干脆、利索,就如北方人的性格,大方、豪爽】
⑦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绚兮批注:卷字用得特别传神,写出了雨过天晴之快】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绚兮批注:都市里的闲人,不是那些行色匆匆的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⑧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绚兮批注:这念错的歧韵“层”字的读音第二声,有后鼻音,这样才能读书缓慢悠闲的声调,而正确的读音“阵”字读第四声且没有后鼻音,读出来的是急促斩截的声调,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⑨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奇在第一枣子树随处可见,都到了走一步路就看到一株的地步了。都不用掐着指头数着阴历,只需要看那鸽子蛋大小的枣子的颜色就能知道这秋具体到个什么进程——淡绿微黄是盛秋,成熟八九分是清秋,枣子红完西北风。因为“清秋”是作者眼里最好的黄金时节,所以他要放到最后强调,生怕你遗漏。】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绚兮批注:体现枣子树的生命力顽强,遍布在人们的房子周围,富有生活气息。这是真正接地气的、亲民的果树。】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绚兮批注:这个比喻句与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相比,要朴素得多,但我以为这样的比喻才更加地自然,接近平常百姓的想法】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⑩有些批评家说,【绚兮批注:有些批评家说,不是作者的观点】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绚兮批注:带有颓废色彩的秋何以得到文人学士的青睐,“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句话可以做出说明】【绚兮批注:这个观点或许有些片面,但大体是不错的。古代的诗文如屈原《九歌》中就有描写秋的句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绚兮批注:给自己的爱秋找到了足够多的理由】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绚兮批注:本段中心句】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绚兮批注:为自己的对秋的清净悲凉的感悟在古今中外的诗文里找依据】
⑾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绚兮批注:再一次把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来说明只有北国的秋才味浓,能给人无穷的回味。作者用了一组新奇的比喻,来说明北国之秋的浓烈、敦实、深长和厚重】
⑿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绚兮批注:最后一段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深深的爱,情愿自己人生三分之二的寿命来换取人生三分之一的秋日时光。】【作者他爱上这又孤独又寂寞又悲凉又萧瑟的秋了,就算只活三十岁也是愿意的,当然也是夸张手法。只能说这秋很好的切合作者的心境,整个人都沉浸在这故都的秋中,如知己,懂他心中的烦闷,懂他心中挥不去的落寞。】

2017/12/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