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以此文献给新西兰中文周❤
壹 :令我惊叹的中文使用率
不久前我在办公室里接听电话,对方是一位带着欧洲英文口音的,比较难缠的客户。
他要求更改船票的时间,又不肯多花钱。就在我集中解决他的问题的时候,在前台工作的同事跑进办公室拍了拍我的肩膀。当她看到我正在接听电话时,便有些无奈地走出了办公室。
我的余光告诉我,我的那位同事在我接听电话的时候,来来回回地跑了好几趟,一直到我终于接听完了那一通艰难的电话后,她便迫不及待地拉着我的胳膊把我拖到了前台。
站立在柜台外的一位亚裔中年男子,此刻正在用手机费劲地试着跟前台的同事交流着,在听说了我是中国人的后,他便深深地松了口气。
原来这位中国乘客是驱车带着一家人从新西兰南岛北上过海旅游的,可是由于语言不通,他不明白在哪里带车检票后才能上船。
我在向他作出了详细的解释后,将如释重负的他送出了候船室。
“这里有中文服务实在是太好了!”
他由衷地对我说道。
转身回到候船室后,同事们说我又救了他们一次。
在轮渡公司工作只有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得跟说汉语的乘客们打交道。
由于横跨于新西兰南北岛中间的库克海峡水深浪大且目前尚无法修建海底隧道,令我们的轮渡公司成为了连接南北岛的重要桥梁之一。
上周末由于海浪太大,公司取消了两天的航海计划,我们的工作便是与已经订好了船票的旅客们取得联系,通知其改签并安排其行程以及退票退款。
时值中国国内的学校暑假,轮渡航班的取消也影响到了许多带着孩子们前来新西兰旅游的中国乘客,于是同事们便把与中国乘客们的联络,退款和改签的工作推到了我办公桌上。
记得就在我进入轮渡公司不久后的一个晚上,从轮渡上下走下来了的几位从惠灵顿过海前来南岛租车旅游的中国家庭。
语言障碍障碍使他们下船后无法找到已经预定好了的租车公司;而我所在的轮渡公司的候船室离城较远,加上小城的公共交通的不便,令他们困惑不已。
我见状走到他们面前,试着问了一句:“…是中国人吗?”
“是呀是呀!哎呀!能在这里听到中文太好了!”
在弄懂了他们的需求以后,我快步跑出候船室,叫住了正要开回城里的运客大巴,并向大巴驾驶员说明了情况。
于是,几家人的丈夫们便跳上了大巴前往租车公司取车,妻子们和孩子们留在候船室里等候。
大约半小时后,我目送着几家人开心地跳上了租赁的轿车,向我挥手告别,临行前还丢下了一句:“要是在下面的旅程中也有中文服务就好了。”
贰:我在众多的当地竞争者中,我是如何被幸运录取的?
几个月前,因我所工作着的巧克力公司离家比较远,我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这家位于我所居住的小城的轮渡公司提交了简历。
简历发出以后我便得知,在这场轮渡公司的招聘中有100多人竞争着两个岗位,其难度之大几乎让我有了想撤回申请的想法。
我在多年前便申请过这家轮渡公司的工作;虽然进入了面试,但是并没有被录,于是便怀疑起在目前新西兰经济不好失业人口较多的情形下是否能够被录用。
我的录用面试是从电话交流开始。
负责面试的我的部门经理在电话里询问了我的基本情况,并向我介绍说,因为这份工作需要接听大量的电话咨询,以及在接听的电话中出售船票,所以他们对前来应聘者,特别是英文是第二语言的应聘者们英文的听,说,读,写的要求比较高。
在结束了电话“面试”后,部门经理满意地对我说:“我很喜欢你,你后天来轮渡办公室参加面试吧。”
那一天的面试也比较顺利:在两位负责人与我进行了交谈和简单的测试后,负责面试的部门经理对我说:“我们及其需要懂中文的员工,你有这项语言技能真是太好了!”
两天后,我便幸运地收到了录用通知。

叁:说母语,也要有自信心
进入公司的不久后,我发现与我一起工作的,还有另外一位来自越南的亚裔女同事。
那位越南女同事很年轻,在新西兰长大并且刚刚从新西兰的一所名牌大学毕业,持有新西兰会计专业的本科文凭,却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
她告诉我说她虽然长得像中国人,但是不懂中文,并说要是她懂中文的话找工作就不会很难了。
有一天,一位越南小伙子从基督城驱车赶轮渡过海,却因为算错了时间而错过了下午两点前往惠灵顿的轮渡。
他操着结结巴巴的英文向我解释着他的处境,并且焦虑地要求我帮他重新预订船票。
我看了看坐在一旁的越南女同事,却发现她漫不经心地看着电脑,并没有站出来帮忙翻译的意思。
我好不容易在那位小伙子那结结巴巴的英文中弄懂了他的意思,并帮他把船票推订到了那天的晚班船,在目送他走出了候船室后,我便询问那位越南女同事为何她没站出来帮忙做一下翻译。
“他不是找你帮助吗?我不好出面打扰你们的对话吧…”
看着她满脸的尴尬和不情愿,我便没有再次追问下去。
几天后,我在与另外一位男同事聊天的时听说他的妈妈是印度尼西亚人,爸爸是英国人。
“那么你会说印尼语吗?”
我好奇地问他道。
那位男同事尴尬地摇了摇头,对我说道:
“很遗憾,我的妈妈在我们小的时候,曾经跟我和哥哥说过她自己的语言,但是我们听不懂,并且我的新西兰爸爸对她与我们说她的母语而感到不悦,于是妈妈便再也没有过勇气跟我们说过她的母语…现在想想挺遗憾的,要是她能从小就教我们印尼语,我至少还有一门外语的技能呢!”
他的一席话让我似乎理解了我的那位越南女同事没能站出来,帮那位越南小伙子做翻译的原因。
在二十几年的海外生活中,我也曾在刚刚出国的那些年中遇到过明明夫妻俩都是华人,却宁愿跟孩子们说英文,并且选择不教孩子们自己母语的华人。
但那都是在多年前了;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如今的中国这样的强大和富有。而如今,生活在这里的华人家庭们都在鼓励着自己的孩子们说好中文,这也令我感受到,原来有勇气大声讲出自己的语言,不仅仅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更是与对自己身后祖国的强大与否,以及自己文化的自豪感是息息相关的。
而正是我对自己文化和祖国的认同感,使我在海外育儿中从未放弃孩子们的中文教育,也使我的两位女儿如今能够流利地使用中文,并因此技能而受益匪浅。
感谢祖国的强大,感谢中文,让生活在海外的中华儿女们有了值得骄傲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