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经济的原罪是什么?”“标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狂热的激情是怎样成为祸根的?”“数十亿元的企业为何这般脆弱?”“中国第一品牌是怎样砸掉的?”“暴利到底给企业留下了什么?”……秦池、爱多、飞龙、巨人、三株、太阳神、南德、亚细亚,这些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民营企业曾创造了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但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偶然的、必然的,内在的、外部的——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轰然瓦解。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吴晓波在《大败局》(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对秦池等十家企业及其企业家的跌宕命运进行了研究。作为局外人和旁观者,作者用“显微镜”和“解剖刀”从它们各自的败局中,提取宝贵的“失败基因”,力图弄清危机是怎样发生、如何蔓延的,受难者是怎样陷入危机的,为了其它企业在未来的岁月中尽可能避免第二次在同一个地方掉进灾难之河。
什么是失败?在吴晓波看来,“失败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是一个阶段,而非全部。”他认为“普遍缺乏道德和人文关怀意识”、“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这三点是潜伏在企业家肌体内使他们无法真正超越自我的“失败基因”。因此,他指出“知识、理性成为新经济年代最重要的生存法则。”这句话与我们整天不厌其烦地给学生唠叨的何其相似?
书中处处闪现着辩证光彩的规律性见解。关于发展,他认为“不单是市场份额的扩大,不单是产品数量的增加,而是以企业全方位进步为特征的。”关于造名与造实,他指出“既要造实,也要造名;造实先于造名,造实重于造名,造名不能急于求成。”关于人才,他谈到“只网络人才,而不善于进行优化配置,形不成人才的聚合效应,造成人才浪费、流失、内讧、堕落等,则徒有爱才之名,而无用才之实。”关于创新,他认为“创新并不意味着破釜沉舟般的冒险,相反,创新需要一种健康、理性的精神,需要系统化的论证,需要有效管理,需要建立在有目的、有规则的认知基础上。”他列出“中国企业家应该尝试的20件事”,其中有“注意报纸上的每一条大大小小的有用信息”、“每年都读尽可能多的书”、“体验一次筋疲力尽的感觉——你可以发现自己的生理和意志的潜能到底有多大。”“到了每年的岁末,有一天时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反省,闭门检讨一年来的得失”,“尝试一次孤立无援的失败的经历,在挫折中感受不幸者的体验,培养警醒的意识。”我觉得这些观点对于教育工作者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书中也有许多令文学爱好者不忍掩卷的段句:“作为企业家,生存在一个讲道德、没有约束规则的年代是幸福的,因为你随时可能攫取到超乎想象的利益;可同时又是不幸的,因为你轻易攫取到的利益又随时可能轻易的失去。”“用玫瑰来形容暴利,似乎最恰当不过,它绝对诱人,又十分扎手。”“尊重你的对手——如果是一个好的对手,你更要珍惜它。甚至热爱它。”“10年前,三十而立的他如骏马出山,一鸣而为天下知;10年后四十不惑的他茫然四顾,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一段灿烂。”
正如吴晓波在《大败局》一书的“跋”里引用的一段诗“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翻开《大败局》,10个悲剧让人觉得格外的凝重和惨烈。但人们又能从这些“废墟”中找到重新出发的起点、勇气和免蹈覆辙的启示。作者说这本书是迄今唯一一本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我觉得它不只是写给企业经理人看的,对我及我的学生都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