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山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喀秋莎》是一首非常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歌曲,诞生于苏联时期,广为传颂。对老一辈的俄罗斯人来说,它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回忆,一个苏联的文化符号,对于过去和现在的俄罗斯它亦有这历久弥新的意义,就像我们的《茉莉花》,广为传颂,成了我们的一种文化符号。
《喀秋莎》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勃兰切尔,他是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改编而成。《喀秋莎》这首歌中描绘的是俄罗斯明媚的春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
《喀秋莎》是一首情歌,与当代诸多靡靡之音相比,歌词和节奏更朴实直白、明快流畅,配上前面那个凄婉悲壮的故事,赢得了一大批听众。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这首歌对于那场战争,对于苏维埃来说,曾起到过非同寻常的作用。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9年,当时并没有流行。而是在两年后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中,这首歌曲脱颖而出,并伴着隆隆的炮火硝烟流传了开来。有人曾说,苏联红军战士,唱着喀秋莎一路推到柏林,毁家灭国的过程唱着爱情歌曲,这才是真正的男人的大浪漫。恰恰是战争使《喀秋莎》重燃,战争和爱情,国家和个人,经过战火的洗礼,《喀秋莎》获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
炮火连天的战争中,一般最需要的是《马赛曲》《大刀进行曲》那样的铿锵激昂的旋律。《喀秋莎》作为一首情歌,却赋予了战争另一种“温柔的力量”,歌中唱出了爱情的美好,正义的战争,年轻的战士和热爱的姑娘,是这硝烟中的一股“温柔的力量”,姑娘满怀相思,战士在战壕中坚守,身边的孤寂与硝烟,心中的期待与美好,形成完美的对比。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三路夹击苏联,短短一个月里,德军的近百万大军,横扫了阻挡的苏联红军,长驱直入,就逼近了莫斯科。7月中旬的一天,莫斯科城里,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即将开赴前线,向着保家卫国的方向前进。在送行的人群里,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一群女学生缓缓地唱响了这首歌:“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山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们深情地颂唱,用这首爱情歌曲为年轻的战士们送行,这无疑在奔赴前线的年轻战士心里引发了强烈的震颤。在歌声中,近卫军第三师的全体官兵向唱歌的姑娘们行了庄严的军礼,他们眼含激动的泪水,伴着这美好的歌声向前线出发了。几天后,在极为惨烈的第聂伯河阻击战役中,这个师的官兵几乎全部阵亡。但他们也狠狠地给了德国部队一击,为苏军组建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此后,《喀秋莎》的歌声在浓浓硝烟中,顺着战壕一路飞扬。歌声从莫斯科流传开去,一时间,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无论前线还是后方,男女老幼,到处都在传唱着这首歌。感谢那些名为喀秋莎的姑娘的温柔力量,更感谢那些年轻的战士的钢铁的身躯与正义的灵魂。
1945年,那正是一个梨花盛开的季节。苏联红军突破波德边境,攻入德国本土,粉粹了纳粹帝国的巢穴柏林。进攻前进中,许多部队齐声唱起了《喀秋莎》,在歌声中,年轻的战士们迎来了最终的胜利与归来的美好。
《喀秋莎》无论是在战争史还是音乐史上,它都曾发挥着最温柔、最坚强的力量,它唱响了希望了美好,唱响的正义的曙光。《喀秋莎》不只是“喀秋莎”,更是一种情怀。“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