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高效的秘密》
作者:(美)查尔斯
《高效的秘密》作者查尔斯认为:高效是一种科学和平衡,它不仅仅关乎日常工作,更是思维方式的体现。他结合各种案例,详细分析了动力、专注、决策以及创新等对高效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高效的“秘诀”。这些秘诀既能有效帮助个人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帮助团队从管理和决策入手,提升整体效能。
高效的第一个秘诀:掌控力,它是高效的动力来源。
纹状体是大脑中控制决策的部分,对于调节情绪有重要作用。匹兹堡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对纹状体专门设计了两次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控制决策的纹状体,它的活跃程度同时也和人的积极情绪,比如期待、兴奋等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掌控力与积极的心理动力密不可分。
当参与者拥有掌控力,可以自己选择的时候,即使是最无聊的游戏,也能让他们有动力参与并投入其中,但一旦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丧失了掌控力,参与游戏的动力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个对比实验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人们具体做出了什么选择,而是要拥有选择权。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能够控制局面时,动力就会产生。
掌控力不仅是个人提高动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团队高效工作的重要原则。团队成员拥有越高的掌控力,他们就越有动力去提高效率。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有能力的人拥有自主决策权;二是给团队成员心理安全感。
高效的第二个秘诀:保持专注。在生活高度自动化的今天,对注意力的失控常常被人们忽略。
人的注意力就像是一盏聚光灯,这盏灯的光束可以是扩散的,也可以是集中的,在集中光束与扩散光束之间进行转换,人的注意力就会一张一弛,这就是人对注意力的掌控。当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时候,原本需要“集中光束”的注意力,被外部设备替代了,大脑就进入一种放松的扩散状态。人对注意力的掌控就有了衰退的危险。
于是,当自动化系统忽然出现故障时,大脑中已经松弛的“聚光灯”需要立即重新打开,注意力被强迫启动;但这时候,已经习惯了放松的大脑,突然被迫打开注意力的“聚光灯”时,会不知道该照向哪个方向。它会本能地把光束投在最明显的刺激物上,但是,那很可能是错误的选择。
擅长掌控自己注意力的人,他们首先会在脑海中“构建心智模型”。所谓“构建心智模型”就是,把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问题背后的原因,都建构出完整的“图像”。它可以帮助人们预测理想的状况,一旦生活与他们的预测图像发生冲突,他们的注意力能够迅速找到应该关注的重点,将“聚光灯”的灯光指向正确的地方。这种思维方式能时刻帮助他们聚焦和专注于最核心的问题,从而实现高效工作。
高效的第三个秘诀:做正确的决定。
做出正确的决定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预测未来的基本能力。
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们组织了一个培训项目,分组提供不同方向的课程,以便得知哪种训练能够提高预测未来的能力。心理学家发现,学习了概率思维课程的小组,预测未来的能力显著提升。
这里的概率思维指的是,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结果,把相互矛盾的结果放在一起思考,综合评估最后的可能性。但率并不能直接指向精确的结果,它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关注各种可能发生的结果,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把对不确定性的恐惧,用数据化的概率思维进行处理,做出更接近正确的选择。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当可供预测的参考数据不足的时候,可以用“贝叶斯法则”的预测方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即使只有少量数据,人们仍然可以通过提出假设,并根据对事物的观察不断修正预测,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但贝叶斯预测的前提条件是,有足够丰富的经验,能够保证所作出的假设是正确的。因为当需要预测的事情较为复杂的时候,掌握更多的信息的人显然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
高效的第四个秘诀,创新,它决定效率能否实现指数级提升。
人们今天能享受如此舒适、便捷的生活,这其中的决定因素便是各个领域中的技术创新。创新不一定非要是完全意义上的颠覆,如果你能对现有素材的重新进行组合,那么你就已经做到了创新。
除此之外,创新有时候还源于一种“创造性的绝望”。这种“创造性的绝望”是当人们处在焦虑、迫切希望解决问题的状态下时,表现出的一种强大的创造力。
比如为了不让书签掉下来,化学工程师发明了可以粘在书上的便利贴;为了改变半夜给孩子调配奶粉的窘境,一位普通的父亲发明了婴儿配方奶粉。与汽车、计算机这些高科技相比,也许微不足道,但却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且,这种高效改变的不是某个个体,而是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