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执著”情绪疗愈上的作用 1

一;研究者所定义的“不执着”概念

1.“不执着”广意指;改变对人,事,物执着的想法,则能达到放下和解脱。

2.“不执着”即是不坚持,不固执于任何想法或者感觉上,并积极参与并回应当前状况,不陷入自我毁灭的想法和行动。

二;佛法不执着的内涵

《金刚经》;凡有所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虚妄;就是假的,空的,空就是本质

《金刚经》無我相,無人相,無众生相,無寿者相,是故,需菩提

無我相,無人相,無众生相,無寿者相;就是不符合期待就难受,无常。

《心经》告诉我们三个字

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心

观;内观自己

空;真实认识这个世界空相,一切皆是假的,提高自己认知

三;自我执着如何产生烦恼情绪

能生烦恼的六种原因

1.所依者;谓烦恼之随眠,一点烦恼起源

2.所缘者;烦恼更增加

3.猥离者;随学恶友,非善

4.言教者;邪教传播

5.串习者;增加增长烦恼串写者

6.作意者;走心起念

自我执着——非理作意——不善心所——才产生烦恼情绪

从心理学的语言来看,自我执着产生的原因有四种

1.人之所以受苦源于欲望

因为加入了自我概念,自我本身

2.由欲望驱动带来的乐趣或者悲伤,会取决于满足自我欲望之特定的出现或者消失

快乐感觉不持久

3.佛教认为,自我并非真实

万物皆空

4.无休止的行动来维持和自我加强,去应对焦虑或者不快乐

高兴阈值越来越低,越来越寡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
    雨寒老师阅读 1,344评论 0 3
  •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出自《般若经》第九会,是六百卷般若经的纲领。《金刚经》全篇是由已证得阿罗...
    安于世阅读 16,956评论 5 29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金刚经》 金刚经第...
    友聊阅读 1,615评论 0 8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3,323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1,97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