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真的不存在吗?
在《被讨厌的勇气》所给出的启示一“目的论”的相关探讨中,哲人说,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他(阿德勒)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其实获得这种程度的觉察,对任何人来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记忆会存在,那些不好的感受和好的感受一样,皆会给我们留下印记。
所以对于“目的论”的应用,更像在铺垫心灵土壤,即通过不断强化对“目的论”“创伤不存在”等概念的印象,锻炼能在我们“下坠”时承接住我们的潜意识——越厚的土壤越能减少下落的伤害,更快地将自己从有害身心的情绪情感中释放出来。需补充说明,消极情绪未必都是有害身心的,但长时间的消极情绪,比如很长一段时间反复发怒、沮丧、不高兴等,容易给身心造成额外的负担。
训练潜意识承接下落的自我,好比一个本来要难过两三个月的人,不到两周就走出阴霾向前看;一个本来易怒的人,这次不想发脾气而选择和平沟通;一个因为某次失败导致总提不起干劲的人,这次面对全新事物主动要试试看……是的,我们并非无能为力。
可是,你又生气了。
这次不是为的你自己,而是某人不听你苦口婆心的劝说招致了灾难。你和对方说:“看吧,我早就跟你说过。”对方回击你:“我的事不用你操心。”
“真是好心没好报”,你不禁这样想。
二、课题分离
《被讨厌的勇气》给我们的启示二,“课题分离”。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怕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哲人问,面对一个不爱学习、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连教科书都忘在学校的孩子,青年若是家长,会怎么做。青年说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其学习,因为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哲人又问青年,这种强制性的手段令他喜欢上学习了吗。青年表示很遗憾,最终还是没能喜欢上。
边界感,一直是人们在人际关系当中的课题。我们常避免不了被冒犯,被他人干涉过多,而这种理所当然的内化程度如同继承,又教我们向他人伸长了手臂。家长不从本质出发,反倒打着“为你着想”的幌子,光在形式上操心孩子的学习,可以纳入没有边界感的干涉行为。结合目的论来看,世上存在纯粹的“为你着想”吗?
哲人告诉青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因为学与不学的最终结果,将由孩子自己承担。有时候,家长只是将私欲包装成“为你着想”的谎言,觉察到真相的孩子才会反抗。青年反问,所以应当放任不管吗?
哲人:这一点需要注意。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
所以,做不到课题分离,好心变成干涉,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过于关注自己的欲望,而忽略了对方的真实需求。当对方因此感到不适,矛盾便产生了。
回到令你生气的事情上。对方认为你管的太宽,对此你感到委屈和不被理解,甚至生气地认定自己就是好心没好报。可如果对方招致的灾难的后果全由对方自己一人承担,你为何要如此干涉呢?你的目的是什么?可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如果实在不认为自己干涉过多,进而继续感到苦恼,甚至憎恨对方,那这是你的课题。他人不是我们实现自我的工具。
阿德勒确实很犀利。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课题分离可以在人际关系中广泛应用。比如无能的或是讨厌自己的上司,都不是职员干不好工作的理由。无能也好,蛮横无理也好,拒绝成长也好,油腻耍滑也好,这都是上司自己的课题。职员应屏蔽干扰,干好工作,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一边轻视厌恶上司,一边担忧若无违心的逢迎便得不到升职加薪,这种纠结的状态就不叫诚实面对自己。反过来上司面对下属也是一样。
分清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对于他人,若行为后果由他人独自承担,我们不应妄加干涉,比如帮对方做选择、做决定,替对方努力等。我们可以在对方真的需要时给予帮助。对于自己,若行为后果由我们独自承担,而有人干涉、议论我们的行为——无论好评或恶评,都无需在意,这是我们自己的课题。
是的,无论赞美或批评都无需在意。阿德勒很严厉。他认为期待认可与害怕批评是一样的,本质上都是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追求一个疏离的社会,而是倡导不同但平等,它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因为阿德勒预设人存在一种普遍欲求,即“追求优越性”,即每个人都有能力亦应该“管好自己”。
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
三、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将人际关系的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统称为“人生课题”。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可以说是“义务”。
正是因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对待这些关系又是社会人应尽的义务,所以做好课题分离,维护边界,保持一定距离,才有利于缔结良好关系。个体心理学不是引导人走向孤立的个人主义的学问,它只是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它是强调人的社会性以及人际关系的学说。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概念,也是争议之处。“共同体”的主张实在太宽泛和抽象,它的范围从时间上来说是过去到未来,空间上指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其实就是无限放大我们能获得归属感的共同体范围。共同体当然越大,我们越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那课题分离如何导向共同体感觉?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课题分离使我们分清“彼此”,基于“追求优越性”的普遍欲求,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地完成自己的课题,且不去期待他人的认可。分离课题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缔结。为进一步巩固良性关系,我们需充分信赖他人,视他人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同时在他人需要时提供帮助。通过帮助他人使我们感到自己对他人有用,进而在共同体中找到自身位置。另外,这种帮助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主观上产生贡献感即可。
简言之,共同体感觉的产生依据三个关键词: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既能分清人际关系的边界,又能在广阔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此时,他人言论或个别事件,就好比滴入海里的墨水。我们还会因为被谁讨厌而烦恼吗?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四、活在当下
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比如“心理创伤”属于“拥有的心理学”的论调,过度关注原因论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但我们是有力量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的。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共同体感觉社会,这可能是个理想,但它倡导的做法却是立足当下,由我做起。或许这就叫目标远大,脚踏实地。
科技发展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模式,也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成本。不管是否充分理解阿德勒心理学,我们都能在实际生活里去应用它。个人的踌躇,通过目的论能够找到前行的答案;人事的纷扰,透过课题分离可以勘破关系的本质;存在意义的怀疑,经由共同体感觉方能得到消解。
要真正了解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需要系统的学习。《被讨厌的勇气》只是基于相关理论介绍了一种现代生存哲学,无需对其抱有如“醍醐灌顶”“改变一生”等过高期待,这世上没有能改变人一生的大道理小道理,只有对所坚持信仰的日复一日的身体力行。正如作者之一的岸见一郎在后记中写道:阿德勒的主张被称为是“谁都可以从中挖出点儿什么的‘共同采石场’”。仅此而已。
阿德勒鼓励人们去拥有活在当下的勇气,正如老年王响对年轻的自己喊道:
“往前看,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