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了好多老师的课了,关于直播、引流、售后,如何播货,如何发圈,为什么听的时候觉得受益颇多,干劲满满,可以课程结束,也会有那么丝毫的变化,可就是不能全盘吸收,不能完全去落地。我在反思:是不是学习力太差了,学了吸收的太少;还有惰性太强,什么课程学完就那么搁着,不到逼不得已就不会用,我是不是在享受这种心理按摩的过程,而忽视了自己真正的成长和改变。
前两天叶子老师,应该没有记错,教我们一个很好用的一个维护管理社群的工具Wetool,我真心觉得这个工具太强大了,可以积分兑换,可以反馈产品,可以有云端素材。当晚我听后就觉得一定要实操起来,可这已经过去几天了,为什么我还没有用起来呢?难道是因为老师说企业版要收费,个人版功能有限,我想不是,还是我自己的拖延在作怂,说白点,就是生活没有计划规划。前人的经验再好,你听的再多,也不如学了就用,也就是光输入,没有输出也是白搭。
年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可以学会的,觉得自己的执行力和沟通能力挺强的,但的确缺乏创造性和规划性,这也是我年轻时,我没有意识到的,所以我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选择了创业,创业没有错,可短板太多注定会失败的。
我不知道怎么来总结反思我的前半生。也许如果我的短板是可以有合适的人来弥补,也许我的短板是可以修正的,我的优点也是可以放大的,可年轻时候的眼光太挫,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往往这种觉知要等到困境时才会幡然醒悟。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真的是你不改变影响别人,往往就被别人改变和影响了。包括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其实夫妻关系的影响真的是潜移默化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最后我想到了儿子、女儿教育这块,其实想法是会改变的,儿子小时候,是我们意气风发的时候,觉得最好的教育就是孩子开心,自由自在的成长,觉得素质教育是我想要的,什么架子鼓、街舞、绘画、外交英语一大箩筐。可是现在想想素质教育最好的模版还是习惯的养成,成绩的提高,特长的突出。现在面临3升4,习惯的种种不好,也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其实人这一生真的是有规律的,要遵循这个自然的规律、人生发展的规律。没有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路边的小树不可能长成大树。这个阳光和雨露就是规律。提前预备和学习很多的知识,才可能让你看清楚这些规律。如果我知道孩子牙齿生长的规律,就不会让两个孩子的牙齿都被蛀那么严重,牙齿长的也不好看;如果我知道被热水一烫,立马就要用凉水冲洗,孩子的腿不会伤疤那么严重;如果我知道孩子成长路上每个年龄段的不同需求,孩子也不会这么暴躁和自制力那么差。说白了,还是要提前学习,要提前规划。
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绩可以不是那么冒尖的,但一定有爱看书,爱思考的习惯;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不用那么聪明,但一定要谦虚自信自爱自律;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不用那么圆滑世故,但一定要懂得感恩;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长期坚持学习国学,滋润在国学的土壤中内心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