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听了一节有关负面暗示给孩子消极影响的育儿微课,称父母潜移默化的负面心理暗示,会造成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困扰。
因为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很普遍、很强大的。研究表明,由于敏感、脆弱和心理不成熟,儿童成为最易受心理暗示的群体。父母和老师是孩子身边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一旦他们在无意中成为对孩子不良暗示的施加者,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和扩大孩子的缺陷,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模式。而这种模式一旦固定下来,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课中列举了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学习有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脑子肯定是有问题,这是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孩子母亲又插嘴说:“每次看病我都将他脑子受过伤,影响学习的事情告诉大夫。”通过这对母子的叙述,医生对孩子的“病情”大致已心中有数。经测定,孩子智力水平正常,根本不存在智力低下的问题。他的学习成绩之所以不好,完全是母亲不良心理暗示的结果。当然,母亲也是接受了当年那个医生“这孩子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的不良暗示。这些潜移默化的负面心理暗示,造成了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困扰。
我想起我家女儿暄,我也曾经给过她很多负面暗示。暄读幼儿园时特别喜欢涂鸦,老师会挑画得好的贴在幼儿园大门口与教室后面,我并不懂绘画,却以为女儿只要稍加努力,说不定就能成为一个画家。读中班那年元旦,幼儿园举办绘画展,老师安排暄画一个蘑菇房,那天晚上,我陪她画到很晚,她画了一张又一张,我不是说太圆就是说太扁,我还不停地斥责她:“你咋这么笨呢?连个蘑菇都画不好!”女儿噙着眼泪,画了擦,擦了画,直画到夜里十二点多钟。自那次以后,女儿不再喜欢涂鸦,她甚至拒绝画画。是我暗示她太笨,没有画画的天份,使她对绘画失去了兴趣和信心。现在女儿长大了,却并没有忘记这件事,可见这件事当年对她的负面影响有多深。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来到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他告诉班里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来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了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这时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原来因为得到了教授“这几个学生智商高”的信息,老师就开始对这几个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较高的期望。这无疑中给了这几个学生良性的心理暗示,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信心,从而加大学习动力,成绩自然就上升了。
少给孩子一些责怪,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才不会让小毛病变成缺点,才不会让缺点跟随孩子一辈子。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对父母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教育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27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