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我们经常身处分心的环境、做着“烧脑”的知识型工作,因此,专注力是一项必需的工作技能。
如何更好地管理周围的“分心物”;
如何战胜让我们拖延、不愿专注完成任务的抗拒心理;
如何更好地“走神”以获得真正的放松和“充电”。
专注力不但有助于提升我的效能,也是提升整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作者提到,一次只专注于一件重要的事情——高度专注——就能成为最有效能的人。我们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只要明智地、有目的地利用它,我们就能提升自己的专注度和思维清晰度。
据调查,我们平均只能专注地工作40秒,然后不是分心走神,就是被打扰(毫无疑问,保持远超40秒的注意力,工作效率会更高)。保持专注的第一步是确定自己能专注多长时间,第二步就是清除各种分心物。每个人的专注时间会有差异,这个自己可以测试一下;关注我们的分心物,最好列出分心物清单,提醒自己格外注意这些分心物,比如电脑上的聊天软件、手机,这些对大部分人来讲,都是主要的分心物。提前清除分心物,你会更容易专注于任务,因为没有其他的“竞争者”,这个任务自然就会占满你的注意力空间。分心物会频繁地、长时间地让我们的效能脱轨,因此必须提前应对它们——这样我们就不必花费宝贵的意志力去抵御它们的诱惑。
被干扰后,每个人平均要花25分钟才能恢复到工作状态,我们无法在分心后或受到干扰后立即回到原有的任务,因为回到原来的任务前,我们会再次分心注。一旦你觉察到自己分心了,就很难再回到原有的工作状态。正因如此,你必须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空间。提前控制好分心物,你专注的时间才会更长注。所以,工作时,我们可以选择把手机放在其它地方,关闭电脑上可能会干扰我们的软件等等~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专注力正在减弱,那么,不必太介意,我们可以暂时放下当前任务,离开几分钟,做一些不太费脑力的事情,比如洗碗、观察他人,也可以打扫房间,这样可以有效地为注意力重新“充电”。
就像我们读书,阅读时能够集中注意力,不是因为所读的论文或文章有多有用或多难,而是因为我们对所读的东西有多感兴趣。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也是一样,要注重兴趣和知识性相结合,孩子们最有好奇心,最喜欢有趣的东西,所以不要迷恋于一些指定书,指定书的人也只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来推荐。毛姆曾说,“无论他们怎么样吹捧一本书,你不喜欢读,那就不用读,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最好的批评家。”读自己不喜欢的书,是一种折磨,对你也毫无用处,这样的阅读又如何能专注呢?
此外,对于孩子,认真玩耍的时候,也是非常专注的表现,我们尽量不要打扰,这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而作为成年人,我们还可以采取25分钟冥想,——这个“仪式”通常可以让我更专注于目标。
作者还提到,培养创造力、提升效能最好的一种方法,就是学会如何“走神”。不关注任何特别的东西、让自己的心神随意游荡。有时候作者就去离家不远的一家小餐馆,漫无目的的观察餐馆的人,任由自己的思想驰骋,这样能更好地贯通各种想法、找到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