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谎言是不讨喜的,如果是基于人性光辉下的善意欺骗,那就另当别论。李军是一个诚实的人,但也偶尔被那种来自心底深处的谎言所感动。
1.噩耗
半夜里,周公正为李军不厌其烦地解着梦,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周公吓跑,也硬生生把他从梦境拽回现实。来不及分清自己在梦还是现实里,李军看了看手表,才凌晨一点,便有些恼,不会又是诈骗电话吧,定要好好问候诈骗人十八代祖宗。半睁着睡意惺忪的眼,看清了来电人——罗家老二,他猛一激灵,立马清醒不少,肯定是文奶奶的事情?
一接通,那头传来哽咽声,“小李,不,不好意思了!这么晚打你电话。”
“没事,罗叔。”他试着问道,“是文奶奶的事吗?”
“是的,她刚走了!”罗老二语气有些悲怆,“明天早上你能来医院一趟吗?”
“好,我明早过去。”李军声音低沉的回答道,又忍不住问道,“下午去看奶奶的时候不是挺好吗?怎么突然...”
“兴许是回光返照!”罗老大叹息道,“半夜时呼吸有些急促,转了ICU,一下就不行了。”
“小李,谢谢你这一段时间的辛苦了。”罗老大又表达歉意,“太晚扰你,对不住。”
“罗叔,别这么讲,我份内工作。”李军客气地说道,“我明早过去。”
挂了电话,李军睡意全无,开了灯,调好早上六点的闹钟,人就怔怔地望着天花板发呆。
92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已是可望不可及的年龄,没有那场意外,文奶奶是不是能长命百岁呢,真难说。
2.毁容
李军是北华街道分管综治维稳的副主任,辖区内的稳定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才早上六点,他简单洗漱了一下就驱车往北华大学附三医院赶,北山路主干道上没有什么车,薄雾笼罩里有稀稀拉拉的菜农骑着或推着三轮赶着去讨生活,也有晨跑爱者在白色带子似的马路边沿匀速地奔跑着。车稀人少,李军就把车速提了上来,看着两旁的高楼大厦,还有那些快速往后退去的人们,他心里有了些感慨,人世间,每天都有人出生,那是希望,也有人死亡,那是解脱。文奶奶走了,应该是去了想去的地方。
走进文奶奶原来住着的病房,李军看到原来的那张病床已经空了,床上也被换上了新的白色床单与枕头。老人送到了医院离开了,又会有新的病人躺在那张床上。
“小李来了。”老二媳妇看到了李军,高兴地提醒其他的亲友。
罗老二也回转身迎前一步,紧握住李军的手,眼神中满是感激,“小李啊!感谢你忙前忙后了。”
其他亲友也纷纷走了过去,向他表达着谢意,李军心里也有些感动,这一段时间工作得到家属的理解,这也是一份成绩了。
“老人走得安详吗?”李军问。
“唉,不瞒你说,老人带着遗憾走的。”老二媳妇抢了话说道。
“什么遗憾?”他有些惊讶,大家都在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请了专门的陪护,几个子女也轮班陪护,按理说,老人不应该有遗憾了才对。
大女儿说道:“老人家耍小性子,说脸上发痒,天天嚷着要照镜子?”
“为什么不给呢?”我有些疑惑地问道。
老二媳妇叹息道:“那张脸,烧伤了好一大块,真不敢让她知道。”
李军猛然记起,老人入院后脸上是缠了纱带的。他还依稀记起有一天,护工喂老人吃饭,老人硬是不肯张口,后来还是大女儿懂她心思,用温开水兑成盐水漱了口,老人才肯吃东西。
“我妈一生爱美,穿衣着装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就是进了康养院,也要每天照镜子。”大女儿叹息道,“但她那半边脸,全毁了...?”罗阿姨说着就有些哽咽起来。
李军明白了,儿女们是怕文奶奶受不了被毁容的打击,才不得不忤逆老人家的意思,坚决不让她照镜子。
“罗阿姨,别太伤心了,您做得对。”李军轻声地安慰,“老人照不到镜子是小遗憾,如果得知自己最珍爱的脸被毁了,那会走得更伤心的。”
“小李,你不明白,我妈说我们不孝,不通知他大儿子来看她。”罗阿姨终于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声地哭了出来。
罗阿姨一哭,老二媳妇也忍不住抽泣起来,一些不明就里的病人和家属慢慢地聚拢了过来。李军赶紧跟老二商量:“罗叔,我订了个包厢,中午吃个便饭,你通知其他亲属过去集中吧。”李军边说就边把吃饭的地方发给了罗家老二。
“辛苦小李了。”老二边回答,边催促在场的亲戚们往饭店赶。
3.遗愿
李军心中有些疑惑,文奶奶的儿子女儿媳妇女婿都很孝顺,虽然大家都已是爷爷奶奶辈的人,但都自觉地承担起了轮流照顾老人的责任,为啥老人还硬说儿女们不孝呢?还有,他的大儿子及家人为什么不来看望她?
抱着这样的疑问,李军还是没忍住,问起了罗老二:“罗叔,为啥老大家人一直没来呢?”
“全家都在国外,回不来。”罗老二幽幽地说。
“那也可以让老大给老人通通电话嘛。”李军有些奇怪,来了电话也能缓解老人的思念。
“其实,我们没告诉老大。他有心脏病,怕他受不了...”大女儿补充道。
“文奶奶是不是特别喜欢老大呢?”我继续好奇地问道。
“是的,老太太对老大最偏心了。什么好的都紧着给他。”二媳妇补充道,“老大在国外十年,老人就念叨了十年。”
从他们口中听到这些,我突然对罗家老大有了不好的印象,十年不回来看望老人,连电话都没一个,太不近人情了。
“罗叔,你们大哥年纪应该也不小了,尽点孝道就这么难吗?”我情绪有些激动。
大女儿急切地想辩解,哽咽道:“小李,你不懂情况,我大哥他...”
“大哥就是这么个铁石心肠的人。”罗老二打断了妹妹的话。
大女儿不说话了,微皱的老脸上流下了欲言又止的泪水。
李军明显感觉罗老二似乎刻意在隐瞒什么?便也不再发表意见,毕竟别人的家事也不宜去掺和。
4.谎言
罗家人大体都是通情达理的,文奶奶已经走了,康养机构赔偿得再多老人也回不来了。在李军积极协调下,双方很快在赔偿问题上达成了一致,遵照文奶奶生前的愿望,老人的遗体火化后也与先她多年而去的老伴进行了合葬。
事情圆满结束,李军终于也松了一口气,于公而言,他化解了一场火灾事故可能引发的矛盾,于私而言,他为受害者又争取了该得的利益。
隔天,罗家老二来了电话,“小李啊,谢谢你了。”
“罗叔,不客气。”
“想了一下,有个事我还是想告诉你。”
“您说。”
“我家老大十年前就走了。一场车祸,老大临终前的遗愿就是要我们瞒着老母亲。”罗老二声音有些哽咽,“一个谎言说十年太难了。”
“谢谢你信任我。”李军有些感动地安慰道,“一切都过去了,别太自责。”
挂了电话,我的心绪有些难平,其实我早就想到了这种结果,但现在求证到了真相,还是让我有些感动。
接到罗家大女儿的电话又是几天后了。
“是小李吗?我是罗阿姨。”
“罗阿姨好!”
“我找二哥要了你电话,你真是个热心肠的小伙子,谢谢你了。”
“阿姨,真不客气。”
电话那头停顿了两三秒,罗阿姨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我大哥其实走了好多年了。...”
“罗叔叔已经告诉我了。”李军用低沉的声音回答道。
“哦!我想我哥也会告诉告诉,现在大家也不用再保守这个秘密了。”罗阿姨并不太奇怪李军已经知道真相这个事实。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又说道:“小李啊,我太难了,我妈其实早猜到老大已经不在了,临终前她要我替她保守这个秘密,免得其他兄弟姊妹又伤心。”
李军有些感动,“罗姨,谢谢您这么信任我。”
“小李,我没把你当外人,如果我儿子还在的话,应该也有你这么大了。”罗阿姨突然忍不住啜泣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