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时的愿望:拥有一袭长发,再来一辆能载我满地跑的自行车。单有这两样,就最幸福了。
想象中,骑车时发丝飘扬,嘻嘻地笑出声,身后的路旁都开满了五彩的小鲜花——不能更美。
可忘记因为什么,整个小学,短发。
后来,按着老师留长发影响学习的想法,整个中学阶段,短发。
爸妈担心路上车多不安全,高中才上路骑自行车。
后来,走进大学,终于留起了长发。
自然早已拥有了长发和自行车,自然也还是喜欢白裙子、白球鞋、散开头发、公园骑车的样子——可回忆起来,上次这样骑车兜风还是遥远的去年暑假——儿时的梦想得以实现,可对于幸福的理解却一去不复返了。
怎样才算幸福呢?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以常见的理解,可能需要气质好,挣钱多,有人爱还得长的美?可硬生生地,眼见周围有的担心房价,有的恐惧单身,有的干脆选择逃避。
都说,你只是读书太少想要的太多;也都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对此,都不敢苟同。最好的时代,值得投入精力和热血的不只有读书,也从不觉得大多数同龄人的生活有资格称得上苟且。
何况,想要的就是蛮多,哪里有错?身材好身体棒自己舒服,颜值高于谁都赏心悦目,智慧多做什么都得心应手——更棒的自己,岂不更好?
要讨论的不是想要的气质、智慧与美貌种种,而是背后捆绑的种种标签和欲望。工作最好铁饭碗,结婚最好有房有车,读大学最好985、211——所以考证书寻求安全感,化浓妆提高颜值,只穿用名牌换尊重——究竟怎样变成这么标准单一无趣、焦虑与浮躁同在、各种设限又缺乏梦想的人的?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种种追求之上,自有枝头的鸟叫清脆,身边的笑靥温暖,奋斗的背影迷人,奔跑的生命可爱。
所以,要求并不高的。家人健康,知己两三,干热爱的事,爱人亦爱我——足矣。
所以,不爱鸡汤,只爱猛药。自是累过方知闲,苦过方知甜。
所以,有目标,沉得住,悄悄干,就好。
想起昨晚跟同门撸串,几个人走在深夜的海大,走走聊聊,一路欢笑;想起亲朋在远方,从不提起又不曾忘记;想起明天要做的事情还有好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