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你经历挫折,被别人抱怨的时候,你是如何反应的?
罗振宇老师在《奇葩说》中说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有一道鸿沟,掉下去就是挫折,爬上来就是成长。
这两天,我和学生之间因为成绩的事情互相抱怨,而让我们彼此都获得一次非同寻常的成长。
01起因
最近我们学校刚刚经历了一次月考。月考成绩出来,我就变了脸色,因为平均分只有48分。望着这个史无前例的低分,我变得很沮丧。因为从上九年级,这批学生的政治成绩在我的手里就没有好过。以往的教学手段到了这批学生身上都不起作用,他们让我踢到了铁板。
中午放学时,我的一个学生迎面走来,兴高采烈对我说:“老师,我的政治成绩创了历史新高:25分。”说完这句话,这个学生就走了。
只留下我在原地呆愣了片刻,有点伤心,有点难过,也有点气愤。
晚上,我因为这件事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难搞,自己不好好学习,反而成天抱怨老师,将学习的责任都推给老师……
在持续的抱怨中,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和学生都在抱怨呢?
02什么是抱怨?
生活中,我经常抱怨,也常听到别人抱怨。然而,我和周围的人从来都没有细想过为什么要抱怨,似乎这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尤其是当老师的面对一群熊孩子的时候。
抱怨,是因为人的需求或者期待没有被满足时,通过语言或者行为报复对方的一种表现。
人们的需求和期待,分别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他人的。
那学生的这句抱怨,来自学生的某种需求或者期待没有被满足,这个需求是来自他人。她的需求就是希望得高分。
那作为老师的我应不应该帮助学生的这个期待呢?
应该!因为这是本职工作所在。
03鹅和金蛋的故事
第二天上课,我说昨天我和咱们班的一个学生因为成绩发生了一次争执。那个学生赶紧说道:“老师我只是和你开个玩笑!”
我摇摇头对她说:“可能对你来讲是个玩笑,但是我很重视这个抱怨,我很重视。这件事刷新了我对于抱怨的认知。大家要不要听听?”同学们很有兴趣,大声喊着让我讲讲。
我跟学生们谈了谈自己对于抱怨的理解,然后说道学生有想得高分的期待,对不对?同学们点头说是。我没有直接说怎么才能得高分,而是又重提了鹅和金蛋的故事。
这个故事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在书中写到:
一个穷困的农民,有一天在他的鹅圈里发现了一个闪闪发光的金蛋。开始他以为是个恶作剧,但是经过验证,他家的鹅每天都会下一个金蛋。他把金蛋卖了,很快就成了富翁。
可是财富使他变得贪婪又急躁,他无法满足每天一个金蛋。突发奇想把鹅给宰了,想取出鹅肚子里所有的金蛋,但是打开发现,鹅的肚子里没有金蛋。
学生们笑道:老师又拿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不要急功近利,要保护产蛋的鹅。
我摇摇头,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这个故事。我提问:“我们为了保证每天都获得金蛋,怎么才能把鹅养好呢?”
学生们七嘴八舌说出了各种答案。我将他们的答案总结了一下,要养好鹅的条件:
·饲料和场所
·时间、耐心和爱心
对于学习这件事来讲,养鹅的饲料和场所由老师和家长提供,而学生要付出时间、耐心和爱心,才能得出高分这个“金蛋”。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金蛋。
一种是不劳而获的人。他们每天不听课,不写作业,不认真复习,老师给他们指出来,他们不仅不反思,还认为老师啰嗦对他们有意见。
一种是劳而不获的人。每天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却没有得到满意的收获。
你是哪种?学生们好像若有所思的在思考这个问题。等他们缓过神来,我接着说:第一种,自己看着办。第二种,老师可以跟你们分析一下我的经验。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想得到更多的金蛋,就要提高生产效率。而人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就是集中注意力。
平时我们的注意力就像太阳光一样,分散到各种事情上去,而我们必须把分散的注意力聚焦起来,就像拿着放大镜在太阳下,聚焦的点可以把纸点燃一样。
只要你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每次只做一件事,减少不必要的注意力消耗,就会慢慢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更多的金蛋,高成绩也就不是问题。
04双成长
在这节课上,我没有讲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只是让学生们回家找个安静的场所,只干一件事,体会一下集中注意力有多难,等下次有机会我再讲讲如何集中注意力。
这节课学生们听得都非常认真,我继续解释道:“当成绩出来,看到分数这么低,我也不好受。但是我们师生彼此抱怨,对于提高成绩有用吗?”
学生们摇摇头,说没用。那怎么办?
学生们总结了两个方案:
第一,先从自身找原因,然后改正错误,保证下次提高成绩。
第二,如果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就找老师帮忙解决。
我很满意学生们的总结,然后把目光转向跟我抱怨的那个学生,问道:“你是不是还欠我点什么?”
那个学生小声说了一声:“对不起,老师。”
我点点头,回到:“我接受。”
从这件事中,我也认识到:在抱怨中查找问题,积极面对困难,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原来,当我们放下对彼此的抱怨,真的可以从中获得成长的机会,而且这种成长是双方受益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