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拍摄设备】:金立S6 pro
【参数设置】: 自动模式,参数未知
【拍摄地点】:岳阳市湘阴县
【拍摄时间】:2017.05.10
【后期修图】:snapseed
拍摄思路
这个季节的晚上,享受凉风习习是件惬意的事情,我每天晚上都出去跑步(因为懒都变成了散步)。
这张照片就是散步回来,到楼下进门时看到的场景。
回来的时候将近晚上11点,房东已经关灯了,给我留了一扇门。那扇门是有栅栏的不锈钢门,白天看起来一点也不美,可是现在,门外的路灯让它变美了,栅栏的影子投影在白墙上,呈现出一排排平行的线条,平行线的下方是一个倒立的拖把。
其实这门口是楼梯间,里边堆满了杂物,有一箱子饮料瓶,还有一个鞋架,然而这些都不重要,因为现在它们全都消失在黑夜里了。
我不止一次说过,喜欢黑夜,是因为黑夜可以给摄影师更多的创作空间,当然也更喜欢黑夜的影子。
我常常会在晚上拍下很多影子,有圆形,有长条状,有的聚在一起成了新形状。
还记得《摆渡人》么,小玉(angelababy饰)在马力(陈奕迅饰)喝醉的时候,利用两人影子的接触来完成自己的幻想,跟他近距离接触。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刨除演技不说,我想你应该也能感到这种感情的心酸吧。
有些时候,想表达情感,只能靠影子。
多说几句
我向来是个含蓄委婉的人(酒后除外,所以后来戒酒了),有些想要表达的感情,不会表露得那么直白。
比如夸人,很少会正面夸:哇你好漂亮啊,哇你好聪明啊,我不会。她们总是在我说完这句话的几秒钟之间回味过来,然后低头浅笑,或是抬头问我:你是在夸我喽?
比如骂人,我很少带脏字,对方要没点文化还真听不出来自己挨骂了。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骂人诗句,比如“人面不知何处去”(你要不要脸?)。
同样,写文章拍照片,我也不会很直接地表达。
羡慕古人的“春秋笔法”,可以通过一个字词的不同表达褒贬的情感,真是把文字用到了极致,可是我不会,我只会用一段段的句子来表达。
与春秋相比,我更像宋人。借物喻人,借景抒情,以小见大。
表现光线,不拍光线,拍影子;表现孤独,不拍单人,拍人群;表现美好,不拍姑娘,拍老人。
昨天在头条问答上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摄影创作都要扎堆呢?”
是啊,为什么要扎堆呢?我的摄影体系核心是十六个字,其中后八个字是“不与众同,只求新意”,就是要与大众不同。如果大众都这么拍,你凭什么出彩呢?
所以我善于找不同的角度去表现,不同的手法去表现。有时候会恍惚以为自己回到了唐朝,成了摄影界的“诗鬼李贺”,你看我多狂,哈哈哈。
婉约派是不会这么狂的。
创作的时候,没想那么多,自然而然就婉约了,这是作品的风格。
自夸的时候,没想那么多,自然而然就狂浪了,这是人的风格。
可是见过我一两次的人都知道,我这人像我的作品,温婉随和。
不过与我交往较深的人都知道,我这个人呐,疯狂偏执。
咦,说着说着又扯了这么多。
回到这张照片上来,我顺手写下两行小字:
以影见光光愈光
用静饰狂狂更狂
读书,行路,按快门,讲故事,我是朱子先生。
每天一个小知识点/小技巧,我的2017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批生活摄影家,想看更多美图,想成为摄影大神,就来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