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诗有一些是批量的,如《饮酒》20首、《读山海经》13首,还有《杂诗》12首等等。《杂诗》的第二首,我非常喜欢,此诗所写景物也近似于当前季节。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日月更迭,光耀千古。
此诗前两句写景,从傍晚日落时分写起,太阳自西边的大河落下去了,东边的山岭上升起了一轮素月。
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爽素雅的景象,这里有山有水,“明月清辉如水,一片星光欲醉”,夜晚高悬的明月总是引发人无限的遐想。
日落月出,白天过去,夜晚来临,一日倏忽而逝。“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李白)面对一轮明月,古今诗人的心意应是想通的。
气象更新,冷暖自知。
三四句点明天气的变化,夜来风起入户,可知秋凉已至,诗人身体接触到室内枕席,感受到的是寒冷,时间大概已到深秋。
作者从季节的流转中体会到了时光的变迁,光阴流逝的感叹与不安,令诗人思绪万千,漫漫长夜,辗转难眠。
志存高远,无人能解。
诗人的许多志向与想法无处诉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只能举起酒杯,对着孤独的影子劝慰自己,“挥”“劝”二字形象的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状,无可奈何之意。
一个“掷”字写出了日月的无情,赋予其人类的情感,其实来源于诗人的感悟!
时光飞逝,志向却不得施展,念及于此,诗人满怀悲戚,以致于整晚无法安睡。
此诗用语精当工妙,却无斧凿痕,读来亲切自然,意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