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来分享一下,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学数学。大家从小到大最讨厌的学科是哪些呢?在我的身边,很多的小伙伴就不喜欢数学,他实在太难了。如果你也不喜欢,不用担心,据统计,40%的学生都不喜欢数学。
常规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抄写,死记硬背。造成了学生记住相关知识就彻底掌握的“假象”,却掩盖了解答能力不够强的事实。老师经常鞭策学生说,这道题,换汤不换药。你们为什么就是不会呢?所谓知其然,还未知其所以然。知道解答,却没学到精髓。
数学的严密性,加上教学时间的有限。大的知识点被分配成碎片知识。分段为学生打基础。
但是,知识成碎片化,提取变得不容易,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就会发生缺陷。
孩子不喜欢数学,预习不预习总是要听课,缺乏主动性。没有掌握到好的学习方法。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思维导图了,它有哪些优势,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呢。
我们来回顾一下:
①发散性思维表达,大脑最爱,形象化思维工具。
②彩色的线条,加深印象。线条还分级,粗的细的,线上有文字,还有小图标
③运用面广泛,很多国家都在用它。
发散思维=扩散思维,也是辐射思维,多方向球意识思考方式。多种方法,得到多个不同结果。特点是:有流畅性,有独特性,多感官性,变通性。
通过思维导图辅助数学学习,可以做到。
一题多解 纵横发现 融汇变通
一题多变 问题扩大,缩小,对比,叙事方式,认识数量关系
一题多问 注意观察,多角度观察,提高积极性与发散能力
乘法分配率,联想产生视觉感
比如:60里面有6个10,或者60个1,可以表示基数,相邻数61,偶数,自然数,合数,一分=60秒,一时=60分,三角形60°,60岁,60公斤,及格线,60后
使用思维导图拟定预习提纲,根据自己需求与不同学科要求,调整思维导图预习提纲。不局限于数学,各个学科都可以通用。帮助我们整理:概念,定理,公示,重点,难点
预习为听课做准备,把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有针对性听老师讲解,提高对知识理解程度
帮助我们阅读理解:略读,细度,研读 整理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错题整理,阶段性时间做一次整理,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比如说在数学中,就容易发生这些错误。
概念性错误:读法,平均分,除
计算型错误:审题不仔细,做题没方法,审题不明(关键词)
解决问题方面错误:缺乏步骤,解题过程,没有思路
把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及时解决做到高效学习。
通过这次的介绍,大家有没有对思维导图有更深的认识呢?:运用好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效率,激发思维创造,让思维可视化提高思维品质
预习,笔记,作文,复习都可以用。加强我们的表述逻辑性。
活动组织、计划安排,都可以使用到思维导图等等...等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开始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