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惯”主管,就要辞职吗?

我刚刚毕业来大城市工作前,我的一位前辈和我讲,在大城市,你会见到很多你看不惯的人和事,而且随着你所处的圆圈越来越大,这样的人和事会越来越多,但是要学着去习惯,去适应,不要一看到这样的人或事就觉得天塌下来了,更不要觉得别人都不“正常”,实际上,这才是生活的本质、真实的社会……确如这位前辈所言,这些年,我遇到了很多超出我以前认知范围的人和事,有些现象,目前仍无法理解,但也渐渐认为并相信这些才是更真实的生活……

有一次,我和某位民营企业老板聊到朋友和钱的事,这位老板谈了一个他的观点,他说,永远不要小看钱和朋友之间的关系,A和B之所以还能做朋友,或者他们没有涉及金钱的关系,或者金钱的量不够,比如,为了一百万,双方依然把朋友看得更重,不会撕破脸皮,而如果涉及到一个亿、十个亿,人的心态会完全不一样,A可能就会独占了,大不了这一辈子也不要再见B了……我不知道这位老板到底经历过怎样的故事。在他的表述里,一般人可能都会看不起A,但如果真正成为“局中人”的时候,可能大多数人都是“A”。

我们“看民惯”的人如果只存在于社会中,和我们没什么直接关系,我们常常不会觉得怎样,但是这些人和事或多或少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只是一开始,要么是他伪装得好,要么是我们自己的“傻白甜”,并没有发现而已。但是,这中间有一种事却让我们很多人都“不知所措”,就是我们看不惯自己的直接上司,看不惯他的为人,更进一步也看不惯他的处事方式,工作哲学等,很多人最终因为这个原因选择了辞职,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如公司品牌好、福利待遇佳),选择默默忍受,消极怠工。

较早以前,某集团公司某中层副职和我讲,他非常看不惯他当时的上司(正职)的工作方式。第一,这位上司是空降的,对公司及部门情况了解不多,最大的“资本”就是与高层关系硬;二是,这位上司是“非专业”(该部门业务外)人士,如果说这两点都是“客观事实”,要予以理解,那最不能理解的是,这位上司整天围着高层领导转,唯领导马首是瞻,最可恶的是,很多情况下他还将将下属的功劳据为己有……他非常气愤地和我讲着他的上司的种种不是,种种作为……

吐槽完他的上司,他说他想“躺平”,但是在真正躺平之前,他想听听一些人(包括我)的意见,其实他之所以想听我的意见。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对他的上司,以及他们公司很多高层都有所了解。我当时的意见是:如果这么多年来,你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上司,那么,第一,你要感谢你的这位上司,是他让你看到社会更真实的一面;第二,你要去感谢你之前所有的领导,因为他们把你保护得很好。

而如果仅是因为这件事就选择“躺平”,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失败者心态,如果你走了,在别人眼里,你所看不惯的上司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实际上,在你们的体系内,人们除了同情一个有能力但选择“躺平”的人以外,什么都不会做,最大的“肯定”大概也只是“他还是挺有能力的,但是人基本废了”……而且,若干年后,你退休了回顾自己的职场经历,总不能把自己碌碌无为的职场生涯归结为:看不惯某位上司,或者说,都赖我的某一位上司吧!

他很惊讶地看着我,似乎不太相信我说出这样的话,以为我会安慰他,我进一步解释,你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要站在更高处,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不要浪费了自己的天赋(在大型国企,做到中层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再往上走,晋升不光为了个人名利,也意味着被更多人看到,还能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更方便推进自己的想法。影响力才是我们能够做成一件事的最大资本……但是,你越往上走,你可能会见到和接触到越来越多像你现在的上司这样的人,但肯定也会见识到更多有见识、有格局、有远大志向的人。

之后,因为他们公司的项目结束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怎么联系,只是偶尔节假日互发条问候的信息,但是我知道那次之后,他没有选择躺平,而是较以前更加努力了,做了很多事,甚至做了很多不符合他“人设”的事,3年后,他的上司(他看不惯的那位上司)调走(主要原因是上司走得比较近的高管退休)了,他顺利地转正,而且是这位上司推荐他的。

上个月,因为在他所在的城市做项目,我顺道去了一趟他们公司,他很热情地接待我,并且告诉我,他已经被任命为副总经理了,下个月任命文件就会下来,他将是班子里最年轻的成员……看得出他状态很好,我问他怎么变化这么大,他说,那次和很多人聊了以后,虽然有安慰他的、同情他的,甚至也有劝他辞职的,但是没有人支持他“躺平”,大家都认为他是有能力的人,“躺平”太对不起自己前30多年的付出了……

后来,他就很努力地工作,而且转变了工作方式,从以前的只会埋头干活,开始“跑关系”——找人做自己的支持者,他说这个本来是他以前非常不齿的行为,但还是“昧着良心”在做,他花了很长时间接受自己去做这样的事,之所以说“昧着良心”是因为在过去他一直信奉的是“是金子总会发光”,总认为只要自己业务好、能力强、技术过硬,就会有人看到他的能力,总是等着“伯乐”来给他戴上皇冠,而渐渐地,他发现,靠闷头努力被人看到,很多时候是一个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每个人都很忙,尤其是高层领导以及上级集团的管理者(他们公司高层的任命权在上级集团),所以,后来我做了事情,就开始主动表达,有一说一,不卑不亢……

我问他这次被任命为高层,有没有在预期之中!他说,既有也没有,说“有”,这本身是自己努力的方向,说“没有”,确实比自己预期中更快,这中间一个主要原因是公司近年业务发展好,尤其是他负责的新业务的发展比预期中好很多。我再问他,对于被任命为高层,有没有什么经验?他想了一下,说,我们这种理工科背景的人往往非常“腼腆”,难以克服暴露自己“野心”带来的羞耻感,归根结底还是“太在乎自己了”,不够勇气往前去尝试、探索。他说,有句话令他受益匪浅:“别人如何评价你,反映的是别人的水平,而不是你的水平。”如果确定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那么这一过程中姿态是否好看,别人如何看待,其实并不重要……

我们在分析员工离职原因时,发现离职者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离职的理由主要是:“看不惯”自己的直接主管,有看不惯主管的做事风格的,也有看不惯主管的为人的,更有人是看不惯主管的长相的……高中政治课老师讲过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你们经常说看不惯谁谁谁,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本质是自身修养不够。

总结起来,看不惯自己的主管,就选择躺平或辞职,是一种失败者的心态,更积极的做法去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去推进自己想法的实现,不要辜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事实上,也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

王荣增: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师(CMC)、管理培训师、商业作者。专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咨询及培训,著有《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