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今天我想讲讲我兄弟的故事。
说到兄弟,还远不是现如今见人就叫兄弟的那种兄弟,是真正的铁哥们,究竟有多铁,听我慢慢讲:
同过疮。我们从小喝永乐江水长大,出生日相差10天,他是老兄。从穿开裆裤、玩麻里鸡屎开始到如今一直相处,一生中有一个这样的兄弟还真值。
说到疮这个东西还真不是个好东西,可在我们孩提时却常长,特别是夏天,那头上要不了一两天就会生几砣,先是发红发痒,过两天就生绿脓,刚挤掉(一般不打针吃药,也没钱),这个还没好透,边上猛不然又会生出几砣。有点疼,也有点烦,可大家都生过,见怪不怪。
同过窗。从小学到初中是同班,高中是同届,你想想十年半的时间,一同上学,一同回家,情深似海一点都不为过。
同下乡。我们一同下放县农科所,风里雨里泥里打拼了一年半,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哥俩。
扛过枪。虽没一起当过兵,可我们一起当过民兵,尽管没别人威武,但我们的友谊胜过一般战友。
分过脏。仅限于分过晚上打青蛙时偷来的茄子、辣椒、丝瓜。
之于嫖娼的事还真没干过,我们是守法公民,不干偷鸡摸狗的坏事。
当然我们之间也有战争,记得小时候有次打架没打赢,我硬是把他的右手臂深深的咬了一口。我们是记不清了,他妈记忆犹新,说我曾干过这种让人想钻地缝的事。我真后悔,怎么能君子动嘴不动手呢?当初若随便找根棍子打他后脑勺,就是打晕了也不会留下证据(牙印),真蠢!
我兄弟下乡返城后到县副食品公司上班。说实在话,当时的副食公司牌子是蛮响地,那时全民还未经商,不仅好烟、好酒要批条子,连白糖、目鱼都是要凭票供给。上班事不多,活不累,奖金却不少拿,在小县城里是鼎鼎有名的好单位。
1984年国家实行烟草专买,各县要组建一个新单位:烟草公司。我兄弟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我要调进去!说是英明决策一点都不为过,那时他才二十四岁,要在这人生的关键时刻作出正确选择是很艰难地,而他却做到了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选择是英明的、正确的。
开始是相当的顺利,因为副食品公司的许多员工是不愿进烟草公司,原因很简单:现在待遇不错,是个定论;新单位是好是坏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人最讲实惠,留是得到的好,走的结局却是不一定好,是走是留当然选择留的人就多些。当时商业局领导的亲弟弟就不愿走,他觉得在公司耒阳转运站上班蛮好,没必要走。我兄弟是义无反顾的要走,不仅报了名,还亲自找到局领导(同学的父亲)表达了愿望,得到的答复是令人满意的二字:同意!
一件本是顺水顺风的事却出现了一波二折。
一折:烟草公司原本属县财委定班子,估计也定得差不多了,突然又改为经委管辖,经委领导当然有自己的新思路,虽不致推到重来,但调整、变动在所难免。领导班子是县委定,他想动也动不了,只有拿员工研究研究(烟酒)。
我兄弟在副食品公司时就是个模范员工,还是个部门小罗卜头,若论表现和业务能力是没说的,可现在大家的秤砣都飘起来了,也只好硬着头皮去烧香,得到的答案是:正在研究中……
这段时间是我兄弟最难熬的时期,虽说已在新单位上班,可一切手续都没办,忋人忧天于事无补,耐心的熬呀,连心都差点熬碎了。
二折。对于县级科局干部的睿智你不得不佩服,果然研究来研究去,他们终于寻找到了突破口,把烟草公司定位于国营单位。这下硬伤就如天外横祸飞来了,我兄弟是集体工。
新组建的烟草公司就象一盘已上的菜,挟谁出来再塞谁进去总得讲点道道。其实当时的现状是许多国营单位都是全民工和集体工共处,副食品公司也是国营单位,这是国家为解决就业才多出了一个集体工,工作性质和待遇都无异。这时拿集体工说事,明眼人都能看穿经委领导的这点小聪明 ,肯定是想塞几个全民工进,挤出几个集体工。
我兄弟还算坚强,深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脱。不能气馁,不能放弃,不能顺其自然,一定要积极争取,鼓足勇气打赢这场人生战争的胜利。
自己职低位卑,上不了战场,只能有求于有实力、有影响的亲戚朋友。据说当一位朋友找到领导请求帮忙时,领导的回复是:噢,是你的亲戚,你怎么不早说呀,没问题。领导就是领导,水平硬是高,你说你若不唱这么一曲,怎么烧香也不会烧到你脚下,是不!
前两天我在街上碰到老兄,我说:听说你又调回副食品公司上班,怎么没去报到?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唉,往事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