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寒假期间,我读了《儒林外史》,感受颇深,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人是匡迥,匡超人。
匡超人出身低微,原本是一个孝敬双亲,重情重义的人,后来踏进儒林,成为一个没有原则、底线的人,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
匡超人在外拆字遇到了马二先生,马二先生得知匡超人的经历,觉得他孝敬父母,资助他回家并继续读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郑老爹。后来回到家,尽心尽力照顾父亲,做生意,念文章,日子平淡过着。后来县里老爷被摘了印,有人密报,说他与县里老爷交好,为了活命,就去杭州去找潘保正的堂弟潘三爷。
去杭州的路上,结识了各种读书人,认识了潘三爷,听从潘三爷替别人考试,然后娶了郑老爹的三女儿,最后潘三爷横遭祸事,为了逃命,骗娘子去京里做贡,让她回老家。为了攀上李给谏,隐瞒你娶妻的事实,并入赘辛小姐。后来回家才得知娘子去世的消息,然后又遇到了牛布衣。
匡超人是一个从人变成畜生的例子,让人不禁心寒。早期的匡超人孝敬父母,认真做生意,后来一脚踏进儒林,变得面目全非,替人考试,隐瞒娶妻事实在入赘,一桩桩,一件件,哪还有刚开始的品性。匡超人一步步坠入深渊,真的完全是因为踏进儒林吗?
其实有部分原因是踏进儒林,但还有部分原因是不能坚持自己的本心,再三触碰自己的底线和原则,比如听潘三爷的话替人考试,不正是触碰自己的底线吗?受别人影响吗?后来再次入赘竟然因为怕被别人看轻,别人的看法对匡超人来说何时如此重要了呢?
匡超人一步步坠入深渊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中都应该坚持本心,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别人看法固然重要,但也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不会像匡超人那样从好好的一个人变成一个毫无原则底线的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