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是什么?恰巧,这就是我的专业。音乐学从字面上看好像是关于音乐的学问。如果这么说,那音乐有很多种类,有器乐、声乐、还有关于作曲技法的研究,音乐历史的研究等等。到底什么才算归为音乐学呢?关于这个问题,在牛陇菲先生的《“音乐学”是什么》一文中曾提到:
“表演和作曲理论是偏重行动的知识,而音乐学是偏重知识的知识”
音乐学研究什么?
或许可以不用刻意的去划分表演与音乐学的关系。从有人类活动诞生时起,音乐便产生存在并且与人类一同发展了。无论是古希腊时期伴随对神祭祀出现的音乐,还是中国古代最早祭祀神灵的巫乐,他们都是伴随着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同时西方与东方出奇的惊人与相似:1、都有神。2、都是歌舞乐同时为一体。这是最早的音乐产生,即表演。而距今几千年的我们为什么会知道这些呢?靠的是口口相传吗?当然不是。靠的是文字的记录。而对于这种对音乐形式的文字记录,我猜想这便是音乐学最初产生的由来吧!
记录——研究——深入(这里的深入是指当表演等艺术形式发生到一定的程度,对于这些形式进行的文字,情感等各方面的分析 )
在周代,有礼乐制度,将音乐与宗法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用于周天子统治的典章制度。《周礼·春官·大司乐》中曾记载:“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还记得曾经出土在湖北随县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吗?出土时,曾侯乙的编钟配置刚好是三面,恰好印证了诸侯轩县的说法。其次,曾侯乙是酷爱音乐之人,他在其编钟钟体内刻有2828字的铭文,详细的记载了各地的律名,阶名的对照情况。或许有了一些文字的记录,音乐才会得以保存,得以被后人所知晓。
音乐学是研究知识的知识。
关于音乐的学科,如果要用文字论述,我想追寻孔子。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要在公元前他就提出音乐对人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不仅有教育意义,还有音乐美学!在西方柏拉图就提出了最早的音乐美学思想。
所以说,音乐学之下有音乐教育,音乐美学,音乐历史研究等等。就像,同样的关于德彪西的音乐,从钢琴演奏角度看,可以从通过怎么样的触键发出更好的音色,以及整个情感把握,这样论述或许可以写出关于德彪西音乐演奏音色把握分析的音乐学文章,也可以从德彪西音乐风格,作曲技法研究。或许也可以从德彪西音乐对人的影响研究,也可以研究德彪西在创作音乐时受到的外部因素,或者他的灵感来源研究……这样说,可以研究的有很多很多。但是,细节还需要好好发展,考证,查阅资料。音乐学大概就是干的这样的活儿吧!或许,只要与音乐相关的,值得研究的,都可以被音乐学所包含容纳!
写到这里,我突然清楚的意识到,在一些问题上,如果想要深究,是需要一定的功底即有丰富的阅读和归纳总结能力。想要有自己的思维观点和看法,首先得在翻看足够多的书籍和一定的知识。只有建立足够多的信息和资料,可以从某一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才可以继续去挖掘。不然,真的是,空有起想法,却无奈没有东西去组织,去表达。
今天是坚持写作的第40天。第一次尝试没有接触太多的领域范围,却发现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需要阅读的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