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动机只问是非,不看原因只看结果”,已经成为某些场合的基本准则,比如判断公众人物的行为是否道德,比如辩论。 从某种意义上,“不问动机”是反人性的。因为“动机”是道德判断的基本依据,是思维成熟的标志。在 5-8 岁,即皮亚杰所谓的道德他律期,孩子还只会根据打碎的玻璃杯数量来判断 “为了帮助妈妈做事,打碎了一打玻璃杯”和“为了偷柜上的糖果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哪个行为更坏。当孩子再成熟,进入道德自律阶段以后,才会根据“帮妈妈做事”还是“偷吃糖果”这样的动机来判断打碎玻璃杯的性质。 从“不问动机”到“问动机”,在道德上,无疑是一种进步。在法律上,动机也是量刑轻重的重要因素。 那为何我们又要在某些场合退回到“不问动机”呢?
第一个原因,行为有公论,但动机无公论。成人后,我们做事的动机复杂很多。有些事是多种动机混杂的,有些动机甚至隐秘到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但是有效的公众讨论需要构建一个讨论各方都能共享的事实。这个事实必须清晰、客观、无疑义。很可惜,这个共享的事实只能是行为,不是动机。以慈善为例,我高调捐了 100 万,你可以说我的动机是助人,也可以说我的动机是炒作和出名。不同动机的猜测就把行为放到了道德的两端。哪种说法对呢?上帝和捐款者本人都未必知道。
第二个原因,动机容易成为恶意攻击的借口。以确定的口吻讨论你根本没法确定的事情,怀着恶意猜测别人的行为的动机,这不是明察秋毫的洞见,是傲慢的自以为是。再光明的行为都能找出暗黑的动机的假设,这并不难。能找出来不说明你思维缜密,倒是显得你内心黑暗想象丰富。关键是,你说别人动机不纯,别人还只能百口莫辩。
所以当我们说“不猜测别人动机”的时候,其实我们说的是,当事实模棱两可的时候,秉持人性善的假设,带着善意判断他人行为,这是对社会善意行为的鼓励。这个也是“不问动机”的意思。 除了道德意义的动机,这个问题还有另一种意思,就是老想着别人怎么想的为什么不好?比如,老猜想领导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女同事的那个眼神有没有特别的含义。这种动机猜想也不好,是因为它的背后是一种防御的姿势,是一种世界危险的假设,是一种不能坦荡交流的人生态度。喜欢猜测动机的人,很容易陷入蝇营狗苟的思维反刍,自然也不容易招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