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典型的高度工业化、技术化了的美国社会的研究,批判地分析了发达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思想状况,揭示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实现了社会一体化、失去其内在否定性而只剩下维护现存制度肯定性一面的单向度的社会,指出哲学的历史制约性及单向度社会中人的解放的暗淡前景,并论述了从“单向度”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
文中主要围绕“单向度的社会”展开论述,作者认为单向度的社会中统治者控制科学技术,控制着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科技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人们思想的简单化,越来越多的人懒于思考,疲于思考,因为现代工业社会发达的科技,让人们认为不产生思考这一思维活动,也似乎对日常生活、工作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懒惰是人的天性,克服懒惰是阻止单向度社会继续壮大的一个关键。
作者还提到了单向度的社会会造成人们思想的庸俗化, 搜狐新闻有篇文章中提到的,思想庸俗化的人们主要表现为政治意识比较淡漠,人生目标表现虚无,价值取向极其功利。注定了他们精神萎靡、是非不辨、方向不明、作风松散。现代社会,人们收入不断增多,生活质量也逐年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乘上了经济发展的浪潮,人们获得了物质上的满足,但精神生活呢?文章中认为技术力量压抑住了社会上应该有也不可缺少的反对思想,乱世出英雄,乱世中社会动荡,统治阶级不适合社会发展,人们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思想权利、文化权利在被不合理的压制,有压制就会有反抗,乱世中的人们举起旗杆,为着自己的合法权利去反抗,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的社会,人们生活获得富足,人们安于现状,不愿提出反对,习惯于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使得社会失去了否定性和批判性。
我认为文中提到的社会缺少了批判性这一观点,在我国信息传播领域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近几年被广泛提及的“碎片化”。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短视频创作者们将生活、学习、新闻、电影、书籍浓缩提炼,将最精彩的部分用十几秒甚至几秒的视频传递给人们。微博、今日头条等大众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将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全世界的信息被传播者们浓缩,变成一个个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变成一段段十几秒就可以阅读并成功理解的文字。我们好像从这些“碎片化”信息之中获得了这一信息源头的最精华的那部分,好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最多的知识,好像实现了时间与信息的最优化,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我们在碎片化的信息海洋里享受着接踵而来,一秒不停歇的快乐,但这种不停歇却是缺少价值的,在这碎片化的浪潮中,我们最需要的是停下来,去花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在尚且未知的世界里去探索,探索的过程是我们在碎片化之中最需要的过程,我们能在这一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与信息源头产生碰撞,可能会获得别人所没有、没发现的独属于自己的感受,丰富自己的知识,在阅读书籍、观看电影、浏览新闻报刊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体系和知识体系,在长时间的思考过程中收获知识,学会思考。我认为在碎片化的浪潮中停下来思考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但作者马尔库塞把阻碍单向度社会继续发展的革命的希望放在了一些在社会上自我意识较强,富有个性,敢于、也乐于反抗的群体上,例如地痞流氓、青年知识分子。但我认为这是不太合理的,这些群体的成员大多年轻,社会阅历不充足,可能仅仅是凭借着这个年纪都有的叛逆心理去反抗,去表达反对意见,一腔热血并不能很好地推动社会的变革,并不能成为一次重大革命的领导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