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孩子前,经常莫名的焦虑,而焦虑本质上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对未来的无法预知,对自己的不相信....因为焦虑不开心,不快乐。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是一个常常感到快乐的妈妈,是孩子成长中最珍贵的礼物。
最近在看育儿书,发现确实是,孩子通过母亲的情绪来感知世界。
一个人是乐观派还是悲观派,除了先天的生物属性,性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取决于Ta的成长过程,而影响最大的便是生命早期的依恋过程。
如果一个母亲总是很快乐,孩子也会体验到这个世界充满欢乐,Ta的性格里就会多一些明媚的气息;
反之,如果一个母亲总是阴郁,这个孩子也会觉得世界阴云密布,Ta的性格里就会藏着狂风暴雨。
之前看《爸爸去哪儿》,特别喜欢Jasper,虽然看着软萌软萌的,但性格确是很勇敢自信。在其中的一期节目中,爸爸陈小春因为Jasper拿着大喇叭嬉笑大喊,格外生气,那火气之大让大人看了都想退避三分。
可Jasper不仅没被吓哭,反而拿起扬声器,用温和的口吻对爸爸说:“Can you stop angry now?”然后自动关闭了扬声器。
小小年纪就能做到面对外界的怒火,不心生恐惧,反而笃定地要求平等对话、温柔的表达自己,充分展现了一个孩子的勇气和自信。
也因此,Jasper吸了好多粉,那个时候自己还没孩子,就觉得这个孩子特别招人稀罕,仅此而已,但现在,除了稀罕之外,更佩服的是他的家庭教育,好奇Jasper妈妈应采儿是怎么教出这么一个好孩子的。
直到今年看了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之后,好像有所明白,从节目中能感受到应采儿是一个非常快乐纯真的人,陈小春曾在节目中坦言,自己和应采儿结婚,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来自一个非常有爱的家庭,非常开朗、快乐,这弥补了自己由于原生家庭而导致的抑郁气质。
所以说,母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面镜子,如果有一个快乐的妈妈,孩子照见的自己,是被接纳的、是有支持的、可爱的、勇敢的、自信的。
倘若有一个不快乐的母亲,孩子在镜子里看见的是,是一个不该快乐、不被喜欢、缺乏勇气和自信、孤独的自己。
对我自己而言,长大后才发现自己性格的很多缺陷都是受我的母亲影响,我发现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背后一个有一个温柔而坚定的母亲,而我恰恰相反,记忆中,母亲总是对家庭成员,爸爸、奶奶、甚至她自己的孩子有着极深的怨气,闷闷不乐是常态,并且有事喜欢憋在心里,我觉得自己性格很敏感,跟别人相处总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就是收到了母亲的影响。
现在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才知道,孩子具有天生认同母亲的倾向,当母亲悲伤难过的时候,如果自己体验到快乐,就会引起内在的不安,觉得自己在背叛母亲。
为了让自己不体验背叛和指责,孩子会压抑掉自己的快乐,选择用不快乐来表达对母亲的认同和爱。
不是不想快乐,而是不敢快乐。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明媚如阳光,灿烂如夏花,至少我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人,而这快乐绝不是靠他自己就能养成的,一定有妈妈的影响,所以我要让自己先成为一个快乐的妈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