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无知的以为,我只管读,读到一定的时间和数量,我自然就会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可是读的越多,我发现我不但没有弄懂书的意思,反倒是变得越来越浮躁啦。
究其原因,原来是我只顾着去读书,去学习成长,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做到上下功夫的,学习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要落地生活,践行才是根本。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是啊,当我只想一味的学习的时候,只会增长自己眼高手低的本事,这样的人又是何等人呢?所以在学的同时要去做到,把学到的这些内容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这才是学以致用。
事勿忙 忙多错
看见自己平时做事情时的慌张,在这种慌乱的状态下当然是很容易出错的,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调整自己,不急不躁,做完一件事之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这也是有序状态的一种吧。
勿急疾 勿模糊
就像说话一样,说的很快就会吐字不清,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就会让别人听不明白,这也是着急的时候一种状态的表现吧,越是急反而越是说不清,这样反而更着急。
凡道字 重且舒
其实做事和说话一样,慢慢来,表达最自然的状态,便是最好的一种结果。
最初阶段的读书,都是为了读而读,读完之后也不知道自己读了什么,只是会背了这篇古圣贤文章,在别人面前可以很自豪的说,这个我已经会背啦。可是深究一点,背这个干啥用呢?顿时傻脸啦,不知道,反正大家都在读,我也跟着读,但读它干啥呢?就不知道啦。
随着经历的增多,慢慢的对圣贤书有了另外一种理解,读圣贤书是为了学习智慧,但学啥智慧呢?好像懵懵懂懂,似有若无,又若智慧都在圣贤书里,慢慢读,慢慢悟吧。
直到现在,跟随老师一点点的看见和体悟,才发觉书里的奥秘,原来“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一点不假,只怪自己悟性低,不能够一下子领悟到老师的用意。
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书中都有对应的规律,最关键的就是你要去做到这些,只有当你做到了,这些智慧才会是属于你的。读书,不光在于读在于背,会用才是关键。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