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抄了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歌《共同醒来是美妙的》。今早醒来時,就听到窗外一阵紧似一阵的雨声,但我並没有听到雷声。已经是农历四月末五初了,正是阴雨连綿的季节,窗外的雨声让我想起了毕肖普的这首小詩。这个爱了一生,又抗拒了一生的女詩人,在一个雷雨之夜,用爱填满了一間小小的屋子。
虽然是周日,但今天依然要起早上班。高考占用考场休息了三天,课都串到周六、周日,昨天补上的是周四的课,今天补上的周五的课。这几天奔波劳顿,跟同学們欢聚時並没有感觉到乏累,昨天上了一天的班,也还坚持得住。但做完晚课躺在床上時,便觉乏累异常,手中的书还没有翻上几页,便沉沉睡去,一觉醒来关灯再睡時,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是几点钟了。不知道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的,也不知道下雨時打没打雷。或許真的是年龄大了,感觉迟钝了,对很多事情已经没有反应了。
下雨天,温度很低,凉风习习的,雨滴落在脸上或胳膊上也凉凉的,很舒服的感觉。我喜欢在濛濛細雨中漫步,如果雨小得不足以把人浇得很狼狈,最好不用打伞。雨几乎下了一整天,傍晚時,雨停了,雖然天还阴着。
打开电视想关心一下天下大事,央视四套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間正道是沧桑》,第一次看這部电视连续剧是在2009年,五十集之多,在当年应该算是大手笔、大制作。理想,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遥远而且很矫情的词语。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虽然有时很悲观,但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心中还是充满着理想的。我还記得剧中的瞿恩曾对他的妹妹瞿霞说——“有两种理想,一种是我实现我的理想,还有一种是理想经过我而实现,纵然为此而献出我的生命”。我没有能够加入那个神圣的组织,但一点不影响我对那个神圣的组织的景仰。因为我所有的理想都是那些神圣的人们给予的。理想信念之类的话说起来轻飘飘的,可是在先烈们那里却是沉甸甸的,凝聚着生命和热血的。我看到了一个数字,全国现有党员七千多万,我不知道这七千多万人中,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理想、信念的沉重。有太多的人不过是把加入这个神圣的组织当成自己升级进阶的一个手段或工具,把前辈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理想和信念当成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旗帜。还有谁能堂堂正正地说:理想通过我而实现,纵然为此而献出我的生命!
中午在网上把刘以鬯的小说《对倒(短篇小说版)》找到匆匆读了一遍。与十几年前看到的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比较了下,几乎没有相同的地方。我边读、边回忆、边比较,还是找不出小说和电影相似的地方。从人物和情节上,二者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对倒》的主人公是一个怀旧的老头和一个怀春的少女;《花样年华》的主人公是一个成熟的中年男人和一个传统的美貌少妇。有评论说,《花样年华》和《对倒》更深层次的联系是“意”上的联系,而不是“形”上的联系,即二者都表现一种暧昧。据说王家卫先生是在看完《对倒》之后才产生了《花样年华》的拍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