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今天送女儿去为期半个月夏令营,心情是复杂的,
她曾说没去过夏令营,很想去。以前也因为小,担心她太小,不能得到适合她年龄的体验。说实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家里的形态,她妈妈更像是能放手的狠角色,相对我就成了”太宠“的当事人。正好在这个暑假就安排上了:《军事夏令营》。
对她来说,这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自立生活的尝试,也是另一种非学校学习的新体验。因为这个特色是军事训练营,想象会更磨练人(吃苦)吧;她现在12岁,应该也是试着独立的年龄,就像一只试飞的鸟,看着个子和妈妈一样了,但处处还是透着稚嫩。每个人终要有这样一个过程。对我来说,平时对她严苛,生活习惯、学习课程方面,我希望她有更好的习惯,能做到我的要求。所以平时,大都是我在要求她,这样的场景充斥着我们的日常,显得我像一个大反派《唐僧 碎碎念》,一旦有点情绪,更像是我处处在针对她?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有待优化,但大多数父母也深有体会,经历过“你懂的”。
反倒是我,像一只站在旁边观察孩子试飞的老鸟,心情比本人更不安:会不会被欺负,能交到新朋友 吗?会不会很不适应,能吃饱吗?她真的能学会自理吗?是我包办习惯了吧,其实是我不适应。
在出发前,要准备携带的物品准理,我试着让她自己完成,我更像一只 牧羊犬 围在边上转圈圈,我承认这份清单我脑子里过了好多遍,生怕落下重要的物件。操心的命。
出发当天,我们一早准备,其实还有一些物件在临时现收拾,到出发的最后一刻还是需要我再来兜底,哈,我真的很重要,没我不行吧(请收起你的自恋)。紧赶慢赶,终天出发了,营地在奉化,出发要差不多一个小时,一路高架和郊区的海边路,不堵,但还是比想像中的要远,天天相处的小孩子,把你放这里,天高皇帝远的,我来一躺的,居然要这么久,很多事真的要靠你自己了。到现场后,办手续是蛮快的,因为不让家长陪同,我们只能离去,今天的班有蛮多孩子,很多是比我们小的孩子,人家可以,你也可以的。回来后,我们大人的心情装作是平静的,那个2岁的妹妹,想姐姐,一有人敲门,就念叨姐姐回来了,妹妹的心情何尝不是和我们一样呢。
回来后,她这第一天过得怎样呢?一直在盼望着有她的照片,留意着生活老师的微信更新。这样要过半个月呢。可回头想想自己,以前一走就是一年,曾几次在梦中梦到那样的场景,像是穿越;还有妈妈送我出发,和家里写信和打电话的心情。离别过才会更懂得珍惜。等她回来后,我们彼此应该会更多一份好印象吧,我平时对她握筷子,握笔的姿势都会说她,以后应该会更“委婉”吧。
今天看到一个家长群里的一句话,校长要求初中生有家长接送,不建议自行回家,有的家长反馈:”珍惜吧,留给你的亲子相处时间不多了“。这不是在说我吗,越是长大,孩子对我们的依懒就更少,学会飞翔前的陪伴真的不多,她会有她的生活和圈子,以后我只是其中一部分;想到这里,有些伤感。这也让我更看重这样的机会,少一些互怼,多一些真正的用心陪伴。
珍惜吧,有限的亲子相伴时光,抱着你、拉着你、看着你长大,我的孩子。希望你在这次夏令营能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能学会感恩,更加自信乐观,试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