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师门聚会,各路同门集聚一堂, 一个诺大的会议室坐满了人。看着自己的学生像课堂上一样有说有笑的,恩师有感而发:“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带过的学生,大家能够聚在一起实属不易,虽然还是有个别同学缺席了。毕业以后很多人会觉得,如果混得还不错就多去看看老师,混得不好就算了。可是你们是否想过,老师其实并不会因为你们的成败得失而区别对待,老师只是希望有空的时候你们能过来陪我喝杯茶……”
这席话如雷贯耳,在现场的我陷入沉思中久久不能自拔。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怀抱着如那句广告词一样的信念——“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我们认为这才是“志在四方”的气魄。而且坚信自己的老师、朋友、家人、爱人等肯定也会认同自己的想法。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亲口问过自己的老师、朋友、家人、爱人,也许他们的想法并非如此呢?
或许你会觉得,大家都说“衣锦还乡”,那么取得成功后再相聚不是让人更愉快吗?可是万一你没有达到自己所谓的“成功”呢?于是在每个本应相聚的时刻,我们便会想,自己现在混得还不够好,等过阵子、等明年再去看看自己的老师、朋友,等赚到更多的钱了再回家看看家人、爱人。
可惜我们不知道,感情是会经得起如此一次又一次的等待呢,还是就这样渐渐疏远冷淡了。
-2-
今天天气突然转凉,打开日历一看竟已是重阳节。虽然我们早已不把它当作一种节日,但还是会在心里默默想念一下不在身边的亲友。
过去的朋友,很多已渐行渐远,我们再也无从知道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没办法再去倾听他们心里的困惑和喜悦。最多偶尔从朋友圈或是QQ空间看到他们分享的照片,然后以“各自安好”安慰自己。
今天无意间看到一个朋友分享的自己毕业以后的经历,说到自己来来回回换了几份工作,其间有数月处于失业迷茫状态,过年时怕家人担心谎称自己工作忙不便回家。不幸的是,家里的爷爷去世了,未能陪伴最后时光,事后心中愧疚不已。
别人的经历我不敢妄加评断。然而,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在他晦暗迷茫的时候,他曾经找过我。那段时间他来到我居住的城市找工作,打电话跟我说,但自己因为遇事不顺没有主动关心一下对方的情况,也没有主动去他租住的地方找他。如今想起来,心生悲痛。
于此,不禁自问:对朋友的关怀、对老师的感恩以及对家人的陪伴,难道还要以成败为前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