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夏天,你会想到什么?阳光、大海、西瓜汁、冰激淋、蝉鸣、茉莉花?……
NONONO! 当了妈以后,第一个想到的是是疹子!
我们都知道,小宝宝的皮肤娇嫩,屏障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这就使得宝宝皮肤对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更加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反复发作的荨麻疹不仅让宝宝吃不好、睡不着,瘙痒难耐;也让家长焦灼不已,还得时刻提防孩子的小手把这些成片的“疙瘩”抓破。为了减少孩子们的痛苦和家长们的心理负担,今天我们就来对荨麻疹进行一个全面的解读。
今天,我们就把其中关于荨麻疹的知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荨麻疹呢?
荨麻疹是皮肤黏膜的血管性、一过性、水肿性的表现。皮疹以暂时性风团为特征,严重时会伴有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症状。
荨麻疹发作后会出现皮肤瘙痒,随即皮肤表面鼓包,进而连片成为风团,再严重甚至会发展为全身水肿。
荨麻疹的发作是一个过敏的过程。就是说,首先,过敏原使得人快速出现过敏症状,并且症状的严重程度,是不受过敏原物质多少影响的,例如,也许只是很少量的花生,就能引起人严重的过敏反应。
荨麻疹往往是突然发病的,并且一般都是有明确的过敏源。
比如我们带宝宝去了一趟宜家超市,去户外玩了一圈,回家后就发现宝宝全身出现了红色或者苍白色的风团,有时几个小时就下去了,一点儿都不留痕迹。这就是荨麻疹。
曾经也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患者冬天去泡室外温泉,进入温泉池前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从温泉池出来后,全身立刻变得通红水肿,这就是因为刚从温暖的温泉出来,皮肤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引发过敏,造成全身红肿。
因此,当提到过敏时,家长一定不要仅仅局限于食物过敏,而是应该意识到,空气、水源、日常接触物都能导致人体过敏反应。
所以对于预防和治疗荨麻疹,积极寻找过敏源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点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有时,荨麻疹可能伴发的一些严重的情况:比如宝宝出现了喝水时的呛咳、呼吸困难,怀疑宝宝出现了喉头水肿;或者宝宝出现了腹痛、腹泻、心悸、头晕等不舒服的表现,这些相对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那么,一旦孩子已经出现了荨麻疹,该怎么治疗呢?
一是要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中和释放到组织中的组胺;
二是使用激素,稳定肥大细胞膜,修复破溃口。
这里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荨麻疹,需要先做以下几步再送医,首先先用手机拍下症状照片,然后给孩子服用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帮助缓解病情,之后再送医治疗。如果孩子到医院后疹子已经消退,那提前拍下的症状照片也能帮助医生通过了解荨麻疹发作前后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诊断用药治疗。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如何预防荨麻疹呢?
第一,
家长需要回忆并记录孩子曾经出现荨麻疹的环境和进食的食物,寻找过敏原。记录时需要注意,标记荨麻疹发作的时间段,发作前孩子的进食种类、生活环境。以孩子的玩耍环境为例,活动空间有木制家具、布艺沙发、地毯、挂毯等;记录食物种类时要记猪肉、牛肉、大米等。
第二,
对反复发作的荨麻疹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过敏原,这时家长日常的记录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医生排查和确定过敏原。
第三,
了解孩子的过敏原之后就要适当地远离过敏原。比如孩子对螨虫过敏,家中尽量不要使用吸尘器,也不宜有太多棕垫、地毯、毛绒玩具等摆设;对霉菌过敏,则不要带孩子去花店等空气潮湿的地方;对草籽过敏,就不要去草坪玩耍;对灰尘过敏的话,主要的运动项目就不是跑步,可以选择游泳;如果是对某种食物过敏,那么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规避这种食物即可。
因此,虽然荨麻疹是急性发作,大多数情况下短时间内就会消退,但家长仍旧不能掉以轻心。家长应该保持记录的习惯,了解孩子的过敏原,预防过敏引发的荨麻疹。如果孩子已经遭遇荨麻疹,家长也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拍照记录、给孩子服用西替利嗪,并送医治疗。
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有的妈妈在宝宝过敏的时候给宝宝用过药,当疹子好了之后就停药了,后来没过多久,宝宝又开始起疹子,如此循环往复,发展成了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的病程一般大于6周,治疗时间也会拖得比较长。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们在医生的帮助下积极寻找可能的过敏因素,避免荨麻疹发展成慢性荨麻疹。医生可以在帮助宝宝对抗过敏的同时,根据治疗疗程的进展,慢慢把药物的剂量降下来,避免慢性荨麻疹的发生。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的是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常出现于蚊虫叮咬后,也叫做虫咬皮炎。疹子以丘疹为主,在丘疹风团的表面、顶部,可能伴有水泡。
丘疹性荨麻疹同样高发于夏季,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等全身性症状;但宝宝会比较痒,搔抓后皮疹表面破溃,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为了预防丘疹性荨麻疹,我们要注意夏季游玩环境和宝宝个人卫生,消灭臭虫、蚊虫及螨虫等;在家护理宝宝皮肤时,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止痒;继发感染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生素软膏;如果宝宝皮肤出现比较严重的红肿,皮温比较高,需要及时就医,请医生评价是否需要联合抗过敏药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