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
2.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结合初试身手,尝试写一些自己的观察所得。
一、激趣导入,善于发现。
1. 先读几个我们熟悉的诗句,一起找一找,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他们喜爱的事物的?
出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声音)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看数量,看颜色)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味道)
2.本课作者又是怎样细致观察和描写他的新朋友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揭题。
二、关键段落,体会学习。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体会作者观察很细致。
第一段:雨天船上的场景。
(1)细心的作者从雨点打在船篷的声音,运用“沙啦、沙啦”这样的拟声词,体现雨很大,这是作者听到的。学生朗读,读出“打”和拟声词,其他同学感受这场景。
(2)作者描写船夫披着蓑衣,“用力地摇着橹”体现当时雨一定很大,船夫划船很吃力,这是作者看到的。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想象这画面。
第二段:美丽的翠鸟。
过渡:除了大雨,还描写了——一只小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句式填空)
(1)哪段写了这是一只美丽的鸟?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翠鸟的美?
(2)赏析词句:
“彩色的小鸟”,代表它颜色很多,用了感叹句。而且站在船头,吸引了我。
“翠绿”“蓝色”“红色”,多种颜色,我们身边很少有这样颜色鲜艳,颜色很多的鸟出现。
“比鹦鹉还漂亮”,鹦鹉已经是我看到最漂亮的鸟,但它比鹦鹉还漂亮。
(3)教师小结。
这些颜色、外形都是作者怎么观察的?用眼睛看,仔细看,才发现的。生活中,观察一样事物的时候,用眼睛仔细看,就能发现他的特点。如果要描写,就要描写最有特点的地方。
第四段:动作敏捷的翠鸟。